第三十四章 團隊成立(1 / 2)

程翔和唐正明站在新辦公室大門外。

“程翔,老師也沒想到,你在研究的路上竟然走的這麼快。老師走到這一步,從博士畢業算起,也花了近十年。”唐正明心生感慨,每天日程都滿,但是今天他卻專為學生的搬遷留出了空餘。

“都是老師教的好。“程翔笑道。

唐正明搖搖頭,”說了你多少回了,老師我這裏不用這一套的。教你多少東西,老師我心底清楚的很。“

“不過,你現在成為了課題帶頭人,手上掌握的資源更多,身上的責任也就更大了,好好把握。”唐正明輕輕拍了拍程翔的臂膀。

學生長大了,唐正明的勸誡自然更有分寸,這是完全將程翔放到自己一個層次時才說的話,尊重又包含著關懷,一句好好把握,就是所有。

程翔用力點點頭,“我會的。”

“對了,程翔,昨兒你和劉老先生的事情我聽院長說了。”

唐正明知道並不奇怪,沈院長那個大嘴巴,程翔估計學院滿世界都知道了。

“那個課題,你拒絕的很對,不過,按你的速度,休息這麼多天了,新課題,應該已經有譜了吧。”唐正明問道,這個不光他自己想問,也是沈康文交給他的任務。

力排眾議,支持程翔為課題帶頭人,雖然程翔有突出成果的原因,但是,畢竟也是破格提拔,沈康文也承擔了很大壓力,支持歸支持,但是,支持的同時也要監管,程翔到底能不能承擔這份責任,如果不能,那就要及時幹預,進行幫助或其他措施。

”確實是有了,隻不過思路也沒完全理清晰。“

“可以說說嗎?”唐正明探究問道。

“當然可以,這次要做的是食品安全。”程翔回答道。

“食品安全?具體說說。“唐正明來了興趣,生物技術,應用在食品上麵非常常見,比如轉基因作物,比如醬油等等,應用到食品安全領域也不少,比如生物快速反應器,光譜檢測,隻不過效果和便利程度上還不夠成熟。所以應用上也談不及有多麼廣闊。

而食品安全領域,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頭疼的問題,以次充好帶來的巨大利潤,總有人會以身試險。各國除了加大監管和懲罰力度,效果有,但是,這種事情,光靠官方的管理人員,監管覆蓋麵終究是極其有限,而且從時效來說也是相對滯後的。往往是需要食品安全造成的惡劣事件影響擴大,才會得以察覺,然後采取措施。雖然到時候該懲罰的懲罰了,但是,傷害已經造成了。

而且,食品安全,也是尋常人最為關心的問題,畢竟,病從口入,吃的好不好,衛生不衛生,直接關係健康,關係到生命安全和質量。

所以,研究這樣一個課題,意義重大。

“簡單來說,目標就是一個,就是開發一款個人使用,操作簡單便捷好用的廣譜快速探測器。”程翔想了想簡單總結道。

“個人使用,簡單便捷好用,光譜。”唐正明仔細琢磨了下,“你說的這幾個詞,分開來倒不難,這結合到一起,難度就非同一般了。”

”難一點無所謂,隻要社會能因此受益,研究者的職責就是將不能變成可能。“程翔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