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稱呼采用的原則(1 / 1)

寫曆史小說,人和人之間的稱呼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曆史,稱呼一直在變遷。各朝各代或同或異,難以一概而論。許多在古人看來很正常的稱呼,在現代的我們看來就很搞笑了。稍微列舉幾個。

第一個,關於“哥”的稱呼:

唐玄宗稱呼自己父親為“四哥”(《舊唐書》卷160)。

王安石稱呼自己兒子王雱為“大哥”(《陔餘叢考》卷37)。

宋高宗稱呼養子宋孝宗為“大哥”(齊東野語,卷三)。

在現代,“哥”於“兄”接近同義,在古代,兄才是兄,哥很多時候都隻是表現一種親昵的態度。

第二個,關於“老婆”的稱呼:

南宋初苗劉之變時,宋昭慈孟太後隻能以伯母之尊,暫時扶立宋高宗的幼子,說:“是他官家有太子,待老婆與他管事。”[8](P325—325)

這裏老婆是老太婆的意思。

第三個,關於“丈”的稱呼:

例如範純粹是範仲淹的第四子,但排行為五,人稱“範五丈”或“範龍圖五丈”。(注:參見鄧子勉:《宋人行第考錄》第148—149頁考證,中華書局,2001年。)

司馬光排行十二,被呼為“司馬十二丈”。[42](P2258)

蘇軾被稱為“端明二丈”或“東坡二丈”。[43](卷19、26)

“端明”是指蘇軾任端明殿學士。

再舉例一些奇葩官職簡稱:

“鄭大資”,是指資政殿大學士,“王提刑”是指提點刑獄,“章提舉”是指提舉常平,“王提幹”是指提舉常平司幹辦公事,“王運使”是指轉運使,“李檢討”是指翰林檢討,“張檢詳”指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

最後說一說本文采用稱呼的原則。

第一,凡宋代稱呼中與現代相近或者相同的,自無異議。

第二,凡宋代稱呼中與現代不同,但不會有歧義,也不奇葩的,盡量采用宋代稱呼。

第三,宋代稱呼之中在現代人看來有歧義,或者奇葩的,特別是宋朝那些奇葩官名簡稱,寫的人要查不少資料,看的人也是滿頭霧水。故此作者會盡量采用常見易懂的明清稱呼。例如大家一直在吐槽的“大人”。這也是迫不得已,大家寬恕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