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臣看來,此番出兵大漢,確實是,有贏無輸之事。”
“於我倭國而言,國中帶甲四十萬,本就已經,綽綽有餘,可天下在一統之戰之時。”
“那些個失去了家主, 失去了石高,而被陛下所寬恕了性命的武士,又有多少?”
“大抵,有五六十萬之多。”
“陛下不能夠殺他們。”
“畢竟倘若殺他們,這五六十萬武士,將會在窮途末路之下,直接的舉起反旗,因為,我朝隻能夠讓這些個武士們,散落民間,可他們終究是不穩定的因素,早晚會釀造出來禍端來。”
“而如今,這便是一個機會,可以將他們,給悉數的用於,與大漢的戰爭當中,倘若勝利的話,便可以掠奪更多的土地,安置他們。”
“而倘若戰敗的話,他們也會,悉數的死在這場戰爭當中 ,我倭國上下,沒有了這些個穩定的因素,也可以江山穩固,萬世一體。”
此時,東鄉的一番話說完之後,頓時,是引得了在場的朝臣們的愕然。
不過馬上,他們便意識到,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對於如今的倭國而言,這些個武士們,確實是一些個不穩定的因素。
借著這場戰爭。
確實是消耗掉他們的一個大好機會,打贏了,除外患,打輸了,除內賊。
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難道戰敗之後,大漢不會派兵過來複仇?”
這個時候,一旁響徹起來了伊藤的質問之聲,伊藤的聲音落下後,東鄉不由的微微皺眉。
“你覺得,大漢到時候,還有餘力,來收拾我們嗎?”
“大漢的敵人,在於哪個,在於大乾。”
“大乾未滅,他們不會有心思,來對我們出手的。”
“因此,我倭國上下,可以高枕無憂。”
“陛下,臣以為,可以下旨,答應大乾,然後共同的對付大漢。”
“朕……”
明治微微皺眉,東鄉所說的,雖然有些道理,但是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些個疑慮,這個時候,伊藤又說出來了一番話,隻聽伊藤道。
“陛下,萬萬不可以,貿然出兵啊。”
“如今的情勢,還尚且沒有明朗下來。”
“而且,真要出兵的話。”
“那麼,大乾一旦被滅了之後,大漢想起來此事,又當如何是好?”
“我聽聞,這個李楷,乃是向來,有仇必報之人,他又豈會放過我倭國?”
“伊藤君,為什麼口口聲聲,都是戰敗的話,難道我們倭國,便不會取勝了嗎?”
聞聽此言,東鄉有些不悅的問道。
朝堂上麵,頓時一陣的聲討聲,明顯,對於伊藤這種,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的行為,大家都有些個不滿。
見狀,伊藤不由的微微皺眉,他張口說道。
“我這麼說,也是為了我倭國著想啊。”
“如今的情形,大家也都看到了。”
“大漢強盛,萬一我們不敵,萬一大乾落敗,我們便將,獨自麵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