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儲戶的風險是什麼呢?我帶著一張紙去京城,想把紙兌換成錢的時候,錢莊倒閉了,那我手裏就是一張廢紙。所以選擇一家看上去不可能倒閉的錢莊票號,就是風險抵禦的首要因素。
相傳,封建時代王公貴族沒落的時候,沒有現金,他們會使用物品,這些物品在當鋪往往半價,而在錢莊是全價,有一些物品是等於現金的。這些物品,能兌換多少銀兩,全看當時的商談,但這些物品的實際價值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成倍的增長。所以長期經營以來,有多少這樣的物品,就是一個錢莊票號實力的象征。
當年錢莊此風盛行的時候,就有人求“箱”,比如說,一件寶甲,隻有一件,但入錢莊的時候,往往帶有幾隻空箱,入庫的名字為寶甲一“套”,預期價值會大上很多,對民眾刺激更大,到了後來,連寶甲都不需要了,隻需要空箱子一套,然後大肆宣揚一番,就足夠了。一時之間,有寶物的人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有寶物的錢莊也越來越多。
這種事情很快就被人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這些寶物的真實性,而很多錢莊開始胡編亂扯,什麼麒麟骨也被編了出來作為寶物的一類。為了讓自己不至於導致信任危機,錢莊便開始尋找其他背書。蘇家的名匠背景,當然也被盯上了。
用蘇自己的話說,蘇家起家靠的就是做箱子,那是擔心以後被查,會和錢莊同竄通之罪,所以,這些箱子被設計成無法打開的。隻有使用蘇家特殊的辦法才能打開。而如果強行打開箱子,則會觸發其中的機關。
蘇家人沒有對外說任何:機關會造成什麼後果的話,蘇家做的箱子,顯然是沒有人敢輕易涉險打開。皇家工匠家出來的寶貝,價值可信度也高了很多。蘇家因此大興。
後來鹹豐年間,大量的票號倒閉,兼並,寶物的騙局逐漸被做實,當時嚴辦,牽扯到了蘇家。查辦大臣讓蘇家親自打開箱子以證清白。
打開箱子的經過誰也不知道,隻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皇家並沒有降罪蘇家,反而給箱子貼了封條,親自辦了一家票號,就叫做“留四”,一二三號台櫃麵對普通百姓,而四號台蘇家可用“斷幣”隨時提取他們當時製作的那些箱子。而他們不提取箱子的時候,留四還要計算利息,生生世世,以幾百年期。
不管當時這些箱子值多少錢,經過了那麼長時間,積累的利息是天文數字,我想起櫃台裏那女孩子說的話,不由心痛起來,也不知道當時利息被清零了多少錢。
“這說不通啊?”我問蘇:“為什麼皇帝要這樣對你們家?”
“因為我們家給出去的箱子,並不是空的。它裏麵是有東西。”蘇說道:“但那些不是寶物。而是另外一種東西。因為這些東西的特性,所以它們必須屬於我們,又不可以存放在我們這裏,而因為我們家承擔了這些特性,所以皇家要生生死死養著我們,一直到箱子裏的東西,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