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3)

秋冬交界的當口兒,偶有寒霜,太陽一出便無聲無息,隨著金色的陽光淡淡化去。秋華冬榮,並不比繁花盛開的春天遜色多少。

那玉三人乘坐馬車,沿著從樹隙中灑落了一地光點的道路逶迤前行。按照中原禮俗,他們騎馬趕路實在惹眼,三人便棄馬從車,那玉和聲華子坐在車內,越堯在外駕車。

快到晌午,沒有遇見能夠投食的飯家,便在一處半青半黃的草地上停下。歇下的馬兒悠閑的低頭吃草,他們則挨著一顆矮鬆,鋪了塊墊子在樹蔭下麵野餐。

煮好了幹糧,這時聲華子站了起來,往馬車走去,回來時手上提了個灰布包著的小包袱。

“這景致倒好,吃點青梅子泡的酒罷,也沾點雅趣。”聲華子打開包袱,燙了三隻矮腿的銅爵盛酒。

那玉嚐了一口,笑道:“味道蠻好,怎麼以前沒見你拿出來過?”

“我也是一時起意,弄著玩兒的,泡的時間不同味道也不一樣,斷斷續續浪費了不少酒水。這一罐勉強可以入口,才敢拿出來給大家嚐嚐。師兄,你覺得怎樣?”

“不錯,師父愛酒,再改善改善,可以孝敬他老人家了。”

聲華子聽了低聲一笑,又悵然的歎了口氣。那玉在一旁腹誹,自家爹爹還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怎麼就當上“他老人家”了?

正自腹誹,對麵的越堯自斟自飲,語氣裏三分淡漠,就像談論著無關緊要的天氣。

“阿玉,你說要去吳國,現在又是朝向魯國,你在打什麼注意?”

“打什麼注意?恐怕都是你不愛聽的。”那玉隨意地說,“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想賺點盤纏而已。”

說完,她看向聲華子,聲華子正在往咕嘟冒氣的幹糧糊糊裏添放食用香料,好像聽著無聊的寒暄一樣,對他們的話題毫無興趣。

那玉莞爾一笑,接著說:

“我做的事,想要跟晉國劃清關係,最好跟別的國家扯上點關係。讓魯國在背後支持我聯吳抗楚,如此讓晉國得利,也就是讓魯國得到穩定的支持,不是很好嘛?”

“讓魯國支持你?就憑你一人之力?”

“你是想說,憑著寂寂無名的黃口小兒,憑什麼讓魯國支持我對吧。”那玉撇了撇嘴,四仰八叉的仰倒在地,她用手掌遮在眼前擋住白晃晃的太陽,歎道,“這也是頂困難的事,”我能力有限,智謀不足,不過……你知道嘛師兄,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我這一路都在想這事該怎麼去做,現在有了幾分眉目,等到了魯國,這麼長的時間也足夠完善它了。”

“既然你心裏有底,那是最好不過。”頓了頓,越堯問道,“你想做的事,都跟國君商量過嘛?”

“……算是吧。”那玉嘟囔道。

聲華子在一旁說:“你們要談什麼,先填飽肚子再說罷。”

那玉和越堯便住了口,接過聲華子盛好的食物。

膳後,三人坐上馬車繼續趕路。走了半個時辰,到達一處山穀地帶,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那玉正要詢問,被聲華子伸手攔住。

“你在這待著,我出去看看。”

“什麼意思?”那玉滿臉疑惑。

聲華子皺皺眉,歎了口氣。

“咱們怕是遇到歹人了。”

“‘呸’!可真倒黴,我跟你一道下去。”

“那你小心點,掩在我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