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若邪(1 / 3)

體內氣息慢慢平複,但傷口的痛依然清晰,細細看看四周還算安全,李素漸漸放下心來。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和自己說再堅持一下,現在讓自己保持清醒的,不是意誌力,而是身上的數處傷痕,鮮血雖幹,筋骨仍然刺痛。從朝歌衝破重重圍殺,一路下來,不知碰上多少青龍、白虎兩衛的高手,僥幸能出了上林苑,再過河東,到嶺南,除了小心謹慎,大概還是平日的功夫沒白練吧。

手裏的劍已然染上斑駁血跡,這一路上所傷的性命,大概比三年前在連山關兩軍陣前所殺的敵人還要多吧,可是,流的卻是一殿之臣的血,這就是所謂的宮闈之爭吧,各為其主,各忠其事而已,但揮劍時,卻不像在邊關時那麼快意恩仇,一往無前...

到了若邪山,李素便不願再走了,或是因為一路奔波過於疲憊,或是因為山水留人。

若邪山在嶺南與河東交界,身臨其境,所謂山清水秀也不過如此了吧,遊記上說的,四山回映,琪花玉樹,玲瓏彌望,可謂不虛。

此刻的他,躺在鯉湖邊上,四周蔥翠,李素忽然忘了帝京的紛擾,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安嘉帝國是瀛勝洲大國,已經曆七世。開國之祖安雪龍馬上得天下,頗有些勇武之名。到三代後,在位皇帝深感治國需書禮武功並舉,故此就開文部取士。此後數代皆效仿,安嘉國便又以文風稱道。百年下來,雖有間或邊疆有些戰火,但大體太平,國力增廣,漸漸占了瀛勝洲大部分疆土。北到北冰海外圍;南到南瓊海,與洛迦洲隔海相望;西到昆侖山下;東臨東渤海。

安嘉帝國分九郡,北有燕雲,史稱關外,乃是塞北寒冷之地,民風彪悍。安嘉國祖安雪龍便是出自於關外的大族,當年率兵乘關內群雄爭鬥破了中州,稱霸天下。

中州便是現在安嘉國的首府,人口密集,因安嘉國主便是稱為安氏,國內為了避諱皇族姓氏,常對外邦人自稱來自中州;中州東邊是河東省,緊鄰東渤海,物產豐富;中州之南是嶺南,是濕熱之地,也是稻米之鄉;再南便到了廣湖,物產雖豐,但其間多有大湖深澤密布,常人言語也不相同,安嘉國打下廣湖省(當時是東楚國)後,便定下每年錢糧、特產上貢的數目,此外就放一個提督,一個親王,其餘人受不了那地方的潮熱,竟是很少聯係了。

三苗比鄰廣湖,這一郡中山嶺奇多,交通不便,更兼毒瘴蛇蟲其間,雖臣服安嘉,但絕少聯絡,三苗地區物力豐沃,物產豐富,部族眾多,但多是些所謂的蠻族,由大長老統攝群眾,安嘉也以封冊加號來安撫。

此外中州西邊是晉陽省,晉陽風土淳厚,曆史久長,更是西北屏障,常年重兵駐守,西接瀚夏;瀚夏又稱西夏,西是沙漠,北是草原,其民多是騎手,出則為戰士,入則為牧民,居無定點,遊牧為生;瀚夏西南為西域,開始西域是泛指昆侖山周邊眾多小國,後安嘉國將疆域打到昆侖山下,結眾國為盟,同尊共主,名為西域。

安嘉國此刻可以說正麵臨未有之大變局,自從開國皇帝安雪龍定了江山,已曆七代。安雪龍與發妻隻生一女,其妻亡故,其女安鳳雅長到成年,隨父南征北戰,不僅武力卓絕,且兼有智謀,後來更是擇不世智將李乾坤為夫,可謂冠絕當時。安雪龍稱帝後,未立皇後,也沒有子嗣,及到晚年,眾人以為要立安鳳雅為帝,安雪龍卻在古稀之年與侍妾生一子—安國堅,未及策立,安雪龍患急症昏迷不醒。當時亂象叢生,內外嘩然,要知其時國內剛定,安雪龍部眾還在外征戰,國不可一日無君,安鳳雅自入宮內,尊立安國堅為太子,自為監國。後安雪龍垂危,手指國堅,鳳雅當下代父擬旨,立安國堅為帝,輔佐登基。此後二十年鳳雅監國,後國堅親政,安鳳雅則去晉陽駐邊,亡故於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