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鋣龍(1 / 2)

不知過了多久,悠悠轉醒時,李素發現自己好像是在雲端,四周雲氣繚繞,白茫茫一片。再看身旁,分水猥四仰八叉的躺在山石上,如何不見香雪和梅箏呢?再推推分水猥,似乎還有氣息,估計是麻魄散的力道吧。手心忽的一痛,再看那玉佩已然變為赤紅色,隨著自己挪動身體,又開始吸食鮮血真氣,李素渾身發冷,掙紮著向前走,沒幾步發現自己已不在冰筍峰上,好像是在一個平台中,上麵是如漏鬥狀的石峰,上粗下細,到自己所在的平台隻有兩人來寬的石梯接著,再往平台一側看,下麵竟是懸空的,隻看到雲氣翻騰,莫非是山裏起了雲海奇觀?但又不像,因為再往遠看仍是一片茫茫,哪裏有如此大的雲霧呢?正想著,山風吹起,那雲霧破開些,竟看到隱約的地麵風景,這平台竟是高高在上,出雲而入了天際,自己難不成到了仙家府邸?但如何沒有個人影,想要發聲呼喊,沒有半點力氣。

這地方如此神奇,再加上此時的李素虛弱不堪,隻以為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也許是陰陽兩界也說不定,但是身上的痛感讓他覺得肯定不是做夢,再看看四周,能感到這是一座山峰,但是為何往下看卻看不到山腳,好像自己現在站的地方就是山腳了,不過明明能看出來這是在高空啊!

難不成這山是飄在空中的!這一下讓李素著實摸不著頭腦,而且明明看見四周的山風吹過,但是雲氣隻是向山體湧來卻不能接近這山峰,好似有一層什麼東西在罩著整個山體,與外界隔離開來,這難道又是什麼仙家陣法?

李素因過多失血,又在高空,渾身奇寒,打顫不已。看來隻好自救了,便往石梯那頭挪去,原來平台另一邊要稍微寬闊些,在臨近石梯的地方李素看到一塊碑,篆字寫著“火泉”,李素往碑後一看,是赤黃色的一片湯泉,雲蒸霞蔚,與雲海相得益彰。“看來天不亡我”,李素想到,此刻他最想有個暖和的地方躺下,這景象還不像給了個枕頭一般,緊走幾步,扯下外衣,便要進那湯泉。

要知道此刻李素誤打誤撞來到了道家有數洞天福地,冰筍殘垣。這灜勝洲有不少集天地陰陽之氣的福地,最神奇的是好些福地有遠古已形成的祖山,“祖山”以地麵的“實山”為根,懸浮空中,在雲氣之上,常人不得看見,而且多數祖山都被修真人士作為開山立派的居所,為法術禁製所掩蔽,就是修仙人士也尋常不能進入。還有就是,曆次山搖地陷,地火噴發,都對祖山有直接影響,所以大多祖山都毀於天劫,像所謂的“五嶽”,便隻有泰山有祖山仍在,其他的便隻剩下實山了。冰筍殘垣是修真界隱秘宗派“焚道宗”的祖山,但目下這宗派已是弟子皆無,幾乎斷宗了,像這樣的祖山,因門派滅失而被永久法術禁製的也有不少。

要知道這焚道宗雖然隱秘,卻和李素有著莫名的關係,這一場劫難也是巧合!

李素雖是誤打誤撞,但其中隱情卻是不少,這分水猥本是上代焚道宗的大弟子“朗月真人”的身邊豢養之靈獸,留作看守洞府之用,故而能打開禁製,此其一也;另外李素身帶的玉佩也有重大秘辛,本是焚道宗的宗主信物“焚道符”,所以分水猥一看便以為是自己宗主到了,才能帶他到此。不過此刻的李素卻是凶險重重,焚道符為不世之仙器,連曆代焚道宗宗主都沒能解開它的秘密,李素胡亂間以“血媒”觸動了焚道符的法門,這事若放在其他宗主身上,可不費吹灰之力便除下這吸血的玉符,但李素卻法術全無,任其吸食,反倒暗合了焚道符的法門,但大量失血卻不能補以仙藥,現在的李素可謂到了燈盡油枯的邊緣。

這血媒的法子因為太過於險惡所以沒人嚐試,因為雖然血媒可以觸發焚道符的禁製,但是像這樣法力奇大的寶物都是自有靈性的,常常要以自我為主,占據持有者的身心!反抗越大,法力禁製就越大,所以修為越高的人采取血媒的法子,就會引起越強烈的心靈反噬的後果,走火入魔就是常有的事!

這樣的風險一般的修道者是輕易不會嚐試的,再說越是修為強的修真用這樣的法子就越等於去尋死,這也就是為什麼多年來焚道符沒能被破解,焚道宗還落得個後繼無人的結果。

現在的李素渾然不覺自己是在鬼門關徘徊,他隻是往火泉走去,要去取暖,踏入火泉的李素頗感舒服,全身的寒冷漸漸消失,他見果然有效,索性全身投入溫泉裏。殊不知,就是修真之人都不敢在這火泉裏停留過久,要知道這可不是平常的溫泉,此乃接通地火之氣的純陽火泉,待上半刻鍾,可有洗經伐髓的妙用,但在裏麵待上多於兩個時辰,精血便被蒸發幹淨。李素此刻精血已快被吸食殆盡,渾身麻木,根本感不到那熾烈的地火之氣,昏昏沉沉竟要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