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邪山已經深秋,和十萬大山的紛爭雖然過去,雲秀宗上下並不輕鬆。雲姥姥舊傷複發,一時間大家都悶悶不樂。
高鶴先行回到東嶽劍派,約定雲秀宗隨後再到。李素入了雲秀宗後大家一下子距離近了很多,逐漸發現這合派上下七個女修都很簡單,相處起來沒什麼障礙,倒是這幾日,梅箏還是不理解為何雲姥姥要收李素為關門弟子,很是不甘自己要叫他師叔,還是青虹將她叫在一邊好說歹說,才說通。李素也覺著雙方稱呼起來別別扭扭的,便和梅箏、香雪商量大家姓名相稱,不用拘於禮數。
李素跟空塵修煉雲秀宗的道法,由大光明宗的心法打下基礎,再習練雲秀宗的道法上手非常容易,進境迅速,連空塵都驚歎李素的資質非常。而李素自己知道,因為大光明宗的先天心法打下基礎,其他的修煉法門就如同異法同源,殊途同歸,隻不過自己離源頭更近一些,不過這種優勢隻是在內息修煉上而已,對於法器控製,劍氣修為,他還是剛剛入手,不太熟悉。可這正是讓別人驚奇的地方,因為一般的修真人士最頭疼的就是內息修為,因為這上麵摻不得不點虛假,一年的修煉就有一年的修為,而且修為的深厚取決於內息的精純程度,所以心法通玄的修真內息要精純得多,而有些尋常法門就事倍而功半了。除非有特殊際遇,求得極品仙丹靈藥,或有奇遇洗精伐髓凝練內息。
以現在的修真界來看,多數門派都是後天心法,得窺先天道法的少之又少,傳說海外仙山上有些散仙有先天心法和丹藥的異法,但是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所以李素手裏把握的都是修真界人夢寐以求的機密,越和空塵交流,知道得越多,他越是意識到歸法藏和火焰書的重要。
而且,對於現在自己的修為有多低越有認知,隨便一個結丹以上的修真就可以穩吃他了,這樣的人在修真界多如牛毛,難道真的要等上二十幾年結丹成功才能去歸法藏?那時候恐怕安嘉國早就改朝換代了吧!看來乾坤教的丹藥還真的是個必要選項啊!
沒過多長時間,大家都準備好了啟程了,大家一起收拾行裝,準備前往東嶽仙山。
這東嶽劍派是修真界的名門大派,其祖山龐大,乃海內名勝。雲秀宗的人都比較雀躍,唯獨雲姥姥和空塵好像有些淡淡的憂慮,雲姥姥的傷勢表麵上看起來並無大礙,但李素聽空穀告訴他,其實因為強行運用冰羽衣,接觸腐神光,體內的腐毒擴散,現在就是大羅金仙也難挽回雲姥姥的傷勢,隻能拖延時間了。奇怪的是這些事情卻隻告訴李素,且囑咐他不要告訴梅箏和香雪,李素雖然納悶,但也對此緘口不言了。
因為李素不能駕劍飛行太久,所以雲姥姥決定分兩撥走,梅箏、香雪、幻景和青虹一路,李素、舒雲、空塵和雲姥姥一路,前一路先打前站,李素一路慢慢行進隨後到東嶽。
見梅箏她們歡歡喜喜架飛劍走了,李素不禁問,“那我們如何行動呢?”
空塵一笑道,“你和姥姥都是行動不便,我們便慢些,坐遨雲舟去吧!”
這遨雲舟是什麼呢,正在李素思忖的當兒,舒雲拿出一件白玉小件,是個白篷船的樣子,
隻見她往地上一甩,那玉船便長大到實物大小,飄忽在身邊。第一次見到如此法器,李素稀罕不已,看這遨雲舟通體玉質,奇光異彩流動,飄在空中,無風自動,正奇怪如何駕馭,空塵一揮手,一匹白綢似的光從遨雲舟流了下來,幾人踏著光階上了舟,李素也有樣學樣,腳下如同踏上了實質,幾步上了飛舟。
四人坐進船艙,內裏空間寬敞,有一個長榻,兩邊是坐榻,見舒雲默念些什麼,遨雲舟便飄飛起來。
空塵轉頭對李素說,“遨雲舟雖慢些,但卻不用忍受天空罡風淩烈,我們還可以養養精神,免得到了東嶽疲憊不堪。”李素絲毫沒有這般經驗,甚覺奇異,想到懷裏的碧玉舫,難道也有如此妙用?
眾人說起這幾日的事情,分析十萬大山的後續動向,又談起雲秀宗如何再立山門,李素說道,“弟子在人間頗有幾處產業,若尊師和師姐們不棄,不妨探訪幾處名山,讓我先行購置下來,在開山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