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夢啟航的地方(1 / 2)

滬海,虹橋機場。

程淼今天心情很好,五年來第一次有時間同時帶上兩個孩子去美國玩。哦,不對,是參加國際冬令營學習和考察美國娛樂產業發展情況。

林淮很是激動地拿到了自己看似是重生以來,其實是高三以來除校服以外的第一套新衣服。(原來那套全是血,被林媽拿去收藏了,據說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林淮的校服是住院時又訂的)

林湘雅也是生平第一次用上了挪雞鴨手機這種高科技。雖然美國拐賣兒童的事例不怎麼受媒體關注,但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尤其是漂亮的小姑娘,到哪裏都是要小心的。

加州是美國軍工企業最多的洲,也是控槍最嚴的州。說來奇怪,在美國購槍持槍,步槍和散彈槍的審核比手槍寬鬆的多。或許是手槍更好隱藏的緣故?畢竟買了以後,手長在人身上,沒人會24小時看著你的槍在哪。

國內後來習以為常的夜生活,半夜喝酒接著嗨之類的,在美國,不存在的。

因為半夜時你永遠不知道迎麵走過來的人是什麼身份。流浪漢,特殊職業者,醉漢,賭徒,都有很大可能。當然了,膽子大一些,尋求刺激的,去那些犯罪率比較高,還廢除了死刑的州,可能還可以找到兩個在警察局掛了名的夥計陪你嗨,更幸運的,說不定還能碰上國際刑警追捕的大佬呢。

畢竟嗎,一橋之隔,就可能是無期徒刑(美國沒這個說法,但100多年還不可保釋的刑期,似乎差距也不大)和秋後問斬(死刑)的區別。

那麼,在這麼機遇和危險並存的地方,要去哪裏住呢?領事館可是沒有包吃包住這個說法的,頂多頂多也就是補貼多個幾百刀(99年的幾百刀,可不是後來進入印刷廁紙模式的美刀),但林樹生文員的級別顯然是不夠的。

當然要發揮程淼同誌搞關係的特長了!

“艾薇是我留學時的同學,還來過中華幾次,就是你們小時候給你們帶巧克力那位阿姨,我們住在她那裏。”

林淮臉上飄滿了問號,你同學那麼多,來中華旅遊找你當導遊的也不少,可美國人給小孩巧克力不是很正常的嗎!

林湘雅倒是很沉痛地點了點頭。給小孩帶巧克力的美國阿姨是不少,但是能給二年級小朋友帶酒心巧克力,還差點把人嗆到背氣的可就這麼一位!

從中華去美國的,顯然不隻有中華人。就比如坐在林淮他們附近西裝革履的一堆黑白相間的老外。顯然,他們的存在挑逗了諸多乘客的好奇心。

“哥,他們是幹什麼的?跨國企業?”

“跨國企業會閑著沒事在胸牌上標國旗還配保安?”

“那……”

“再猜一猜,誰會閑著沒事帶國旗,還是在其他國家?”

林湘雅托著小臉,這個問題對她這種喜歡用符號語言推導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

“政府人員?”

“BINGO,而且還是咱爸同事。”

“駐華大使館的?”

“大使館在京城呢。”

是的,除了美國2018年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陽光明媚的特拉維夫遷到陰雨連綿,時不時還來顆手雷刺激一下的耶路撒冷之外,大使館一般都設在所在國的首都。

“領事館?”

“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