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0 一碗甜羹(全文完)(2 / 3)

趙繁頷首。

隨著阿鸞的這一胎,從最初被符靈察覺,到現在快要臨盆,小一年的時間裏,他也跟著學了不少知識。

嬤嬤和太醫講解細致,秦鸞聽的時候,趙繁也豎著耳朵聽,時不時提問。

可以說,讓他現在來講婦人懷胎,他都能講得頭頭是道。

當然,全是紙上談兵。

哪怕隻在紙上,趙繁也想要談明白,連生產前後的各種,他也在學習。

因為這一次,上陣的隻能是阿鸞。

他無法親力親為,隻能在一旁擂鼓吹角,搖旗呐喊。

這幾樣事兒,說容易,稀裏糊塗就能上去,要說難,擂鼓的手臂有力,吹角的氣息穩定,節奏準、氣勢足,亦要長年練習。

趙繁不是個稀裏糊塗的人,搖旗呐喊,他也得喊出些東西來。

聽秦鸞說了狀況,又問了衛嬤嬤一聲,確定無恙後,才算暫時放心。

他很清楚,隨著這一次次的“有點痛”,很快就要到真刀真槍的時候了。

黎明前,趙繁睜開了眼睛。

他的身邊,秦鸞還睡著。

趙繁伸手一摸,阿鸞的額頭上一層薄汗,他拿帕子替她按了按,又輕手輕腳起身。

中殿,甘公公已經候著了。

趙繁一麵換上龍袍,一麵壓著聲兒交代衛嬤嬤:“她應是痛出的汗,剛又睡著了,先別叫她,讓她再睡會兒。”

衛嬤嬤忙都應下:“奴婢看著就這兩天了。”

“有什麼狀況立刻傳過來。”

殿內。

難得的,秦鸞睡到了天大亮。

肚子又是一陣陣痛,她照著衛嬤嬤說的,用了早飯,來回走動了一刻鍾,舒服些了。

“產室都安排好了,”衛嬤嬤安慰著,“一旦發動了,立刻就能過去,您不用擔心……”

“我知道,這才剛開始,”秦鸞笑道,“嬤嬤教過我的。”

有人從發動到孩子啼哭,一個時辰就結束了。

有人能痛上兩三天,到最後精疲力盡。

秦鸞說不好自己會是哪一種,但是,她低頭看著高挺的肚子,柔聲道:“你應該舍不得折騰娘親吧?”

下午時候,翹首期盼著的秦鴛前腳剛走,後腳,秦鸞就痛得直不起身了。

衛嬤嬤一看,便指揮著人手,把秦鸞扶進了產室。

所有人都井然有序地忙碌起來。

趙繁聞訊,急急起身,一麵走、一麵交代甘公公:“剩下的折子都搬到中宮,朕回去批。”

腳步匆忙趕回來,知道秦鸞挪去了產室,趙繁大步就進去了。

幾個老嬤嬤看見了,與甘公公嘀咕:“不太合適吧?”

甘公公眼觀鼻、鼻觀心:“你去跟皇上說?”

老嬤嬤們連連擺手。

算了。

說什麼呀。

宮裏總共三位主子,皇上就這脾氣,皇後沒趕人出來,皇太後更是從不在細枝末節上東拉西扯的。

娘三人各個滿意,她們這些人找什麼嫌?

寢殿裏,趙繁仔仔細細看著秦鸞。

似乎是一陣痛過去了,秦鸞現在並無不適,看著精神也不錯。

紙上談兵的趙繁望聞問切,觀察秦鸞狀況,一條條在心中對照著嬤嬤教授的知識。

“想吃些什麼?”趙繁問。

趁著不痛的時候,吃些東西補充,免得力氣跟不上。

秦鸞知他意思,靠著引枕,想了想,道:“蛋花圓子羹。”

趙繁挑了挑眉。

兩人成親前的那個除夕夜,他就讓方天送了一碗去永寧侯府。

那是阿鸞的童年回憶,在山上時,每年除夕,母後就會煮一碗給她。

而去年除夕,他們三人亦是圍在一張桌子旁,一起用了。

這是他的心願。

現在,他看了眼秦鸞的肚子,以後一起用甜羹的人,又要多一個。

趙繁交代下去。

很快,甘公公來稟,說是皇太後正好過來,聽說皇後想吃,就親自去了廚房。

秦鸞樂了。

趙繁也笑,與秦鸞道:“我去看一眼。”

小廚房裏,房毓已經準備上了。

見趙繁過來,她道:“又不是什麼複雜的東西,一會兒就好了。”

趙繁沒有阻攔她,母後現在喜悅與急切交織著,是得有個事兒散一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