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對崔瀚洋說,龔曉月這兩天要到大連來。他勸崔瀚洋多住幾天,大家見見麵。崔瀚洋卻說集體行動,一個人留下不好。他問黑馬:認不認識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簡稱大商所)的人?最好是頭頭。我們想去參觀一下。
黑馬一拍巴掌:巧,我有一位哥們兒,是大商所的副經理。隻要我去說句話,他陪同你們參觀沒問題!
那就好,我可以多住一天了。崔瀚洋說。
其實,崔瀚洋不想和龔曉月見麵,多住一天對他無意義。但是盧燕紅得知他找到關係,高興得眼放光彩。他也隻有打起精神,與大家一起參觀大商所了。見麵難免尷尬,能躲盡量躲。希望龔曉月不至於明天就回來。乘車去大商所的路上,崔瀚洋還在默默地想著。
到了大商所,黑馬把他的朋友介紹給大家。這位副經理姓孟,熱情爽朗,是一個典型的東北人。有趣的是:他長得與黑馬極象,竹杆一樣細高挑個兒,戴一副黑框眼鏡。走路一抖一抖的姿勢,也真象煞。開口就不同了,孟經理一口東北話,詼諧得很:俺們倆準是雙胞胎,哪個糊塗神派錯了地方,一個投生在南方,一個投生在北方!黑馬連連點頭:要不,我們怎麼會一見麵就那麼好呢?眾人稱讚他倆的緣份,氣氛十分融洽。
大商所是一家成功的商品交易所。當年在全國試點的十幾家期貨交易所,把各種期貨炒翻了天,大商所一直保持穩健作風,堅持發展大豆期貨。經國務院全力整頓,保留了三家交易所,大商所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大連大豆僅次於美國芝加哥的CBOT大豆,成交合約占世界第二位,爭得相當大的定價權。孟經理領著盧燕紅等人到各部門參觀,一邊介紹著大商所的種種情況。
北良港倉庫給崔瀚洋留下深刻印象。這座現代化大豆倉庫屹立在海港,萬噸巨輪停靠碼頭,可以直接把大豆傳輸到庫內。庫容龐大,藍球場一般寬敞的空間,堆放著座座豆山。北良港倉庫是大商所指定的大豆交割倉庫,期貨合約買賣的大豆就存放在這裏。象這樣的大豆倉庫,大商所管轄的有20多座。因而具備強大的現貨交割能力。崔瀚洋想:炒來炒去,真家夥都在這裏!看來,期貨與現貨的聯係越來越緊密了。
期貨交易過程是這樣的:你在此地期貨公司買入100手大豆合約;我在彼地期貨公司賣出100手大豆合約。合約輸入大商所,由電腦自動配對成交。如果你我都不肯平倉,合約到期就要交割。我是賣方,就必須搞來大豆(100手即10000噸),存入倉庫注冊成倉單;你是買方,必須交齊貨款,買下這1000噸大豆。所以,期貨交易並不是雲裏霧裏地瞎炒,它終究要轉化為現貨。由於雙方都有保證金,交易所操作規範,商品質量、資金信用比現貨市場的交易更有保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品期貨交易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參觀結束,盧燕紅邀請孟經理一起吃飯。孟經理卻說中午約好了客商,百般推脫不肯去。他又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們這樣熱情,倒叫我過意不去。好吧,酒雖不喝,我給你們透露一個在酒桌上才能說的小秘密——我們交易所將要推出新合約,名叫黃大豆一號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