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消融,天氣漸漸變得溫暖,江寧城外的郊野也漸漸顯出綠意,城中眾多書生才子佳人,漫步於野,詩情恰意。
江寧城是揚州九郡之一的江寧郡郡府。
揚州屬於神州浩土九州之一,神州浩土,廣闊無垠。浩土九州位於中央,州州縱橫千百裏有餘。
盛世唐朝,則是自人族走出洪荒時代後,唯一屹立上千年不倒的王朝,隻是如今已是諸侯割據的王朝末路之象。
就在江寧城郊北方三十裏處的飛雲山山腳之南,有一山莊,名為流雲山莊。
此莊被揚州武林正道譽為天下第一莊,其兩位老莊主被江湖人合稱天刀絕劍。大莊主楊雲鶴,一柄神刀,傲世武林群雄近三十年不曾一敗。二莊主楊流風嫉惡如仇,近二十年來,已是武林邪道恨
不得啖其肉,飲其血的人物。絕劍之下,不留活口。
此時,天色向晚。已是百燈初亮。而今日,流雲山莊更是熱鬧非凡,丫鬟仆人們來來往往,腳步匆匆的準備些什麼。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而就在仆人們忙個不停的同時,莊內的東院卻傳來了一陣陣清朗的讀書聲。
楊易修長的身形立於窗前,左手負於身後,右手拿著一卷古籍。一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架勢。
他身著白色長衫,十五六歲的模樣。眉目棱角分明,有一種讀書人的儒雅,也有一種俠客的淩厲,身體修長卻略顯單薄。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反複品讀著這一句,楊易卻是輕輕的歎了口氣。
“若是能為此等俠客,那該是何等的瀟灑快意!?”
不過也隻能是想想而已。楊易出身武林第一山莊,原本自然當是習武,成為一個遊行四方,仗劍行俠的俠客。隻可惜楊易出生之時,不哭不啼,身體溫度奇高。而後被鬼穀神醫診斷為天陽絕
脈,一生不能習武,不能動大怒。否則隨時都有暴斃身亡的可能。
楊易的母親李月顏乃是書香門第出身,見楊易不能習武,索性自小教導楊易琴棋書畫,經義策論,以修身養性。
不過楊易身為男子,自然比母親想的更多。楊家雖然在武林之中享譽盛名,但近幾十年,卻因為二莊主楊流風嫉惡如仇的性格,得罪了頗多的武林邪道。這些邪道有些陰險殘忍無比。隻是因為
天刀的威名而不敢妄動。
但如今兩位莊主都已老矣,楊易是三代獨苗。而楊易父輩一代又無天資卓越之輩。楊家如今的局麵可說後繼無人了。
所以一旦兩位老莊主西去,楊家麵臨的災難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還好如今朝廷雖然分離,但現今聖上卻是一代明君,麵臨如此殘局,繼位後卻能在兩年的時間內將洛,楊兩州牢牢握住,其餘七州的八位王爺雖有異心,但奈何各懷鬼胎,不能同心。依舊被聖上穩穩壓住。”
念及此,楊易心中也不免對當今這位唐朝開國祖皇之後的第一明君心生向往,嘴角輕輕一笑,喃喃道:“待今年秋後會試,殿試之時,倒可以與這位皇帝見上一麵,而且以如今朝廷在揚州的
威懾,隻要我能連中三元,到時候朝廷必下聖旨加封三代。念他武林邪道如何囂張,也萬不敢正麵與朝廷抗衡的。”
“不過這次殿試雖然都已準備妥當,但有些細節卻還是要多多的揣摩。畢竟文章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楊易心中想著,對於關係楊家的未來也不敢大意,放下手中的古籍,拿起了一本《夢溪隨筆》。
這本書封麵很新,顯然並非古籍經義,但其作者卻是非凡,乃是當今朝廷宰相曹甫年前所著。
曹甫,字夢溪。
他這本隨筆也並非記載什麼讀書心得,而是抨擊神廟,譏諷仙家之書。
曹氏學派認為所謂仙家神仙,不過一些欺世盜名之徒而已。他們虛無飄渺卻又高高在上,不管人世疾苦。承受香火卻又偽成天道,做那視萬物為趨狗之事。
《夢溪隨筆》之中便是記載了許許多多愚昧百姓,崇信仙家,供奉香火。種下善因卻不得善果之事。
“隻是為何這隨筆之中,雖不見一處有神仙,卻又處處有神仙的模樣?莫不是曹宰相曾親眼見過這虛無縹緲、高高在上的神仙?”
楊易雖然心中疑惑,但卻沒有絲毫的分心,仍然仔細的揣摩這本隨筆之中的真意,道理。
這本隨筆雖不入經義之中,卻也是曹氏學派的思想所在。
曹甫貴為當今宰相,其下門生三千。近些年來,每次主持科考的主考官皆是其門生。
所以若是能在考試中迎合上考官的思想口味,自然是能大大加分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就是這道理。
“這曹氏學派的真意在於體民,倒沒有某些經義中那些浮誇的道理。隻是表達的方式卻有些特別,竟是通過譏諷這虛無縹緲的神仙來表達入得民中,體會民意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