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貝耳的求生法術(1 / 3)

施法後遺症讓鄧肯在隨後的幾天裏過的渾渾噩噩,所幸的是老奎恩總是會弄些草藥來幫助鄧肯恢複精力。如果避開不談那些藥劑的可怕口味還有各種糟糕的副作用的話,不得不說它們確實有那麼一些效果,至少在第四天早晨的時候鄧肯就重新在精神世界裏感知到了無盡之海,海浪聲就這樣直接出現在他的腦海裏,不停的拍擊著精神力構築的壁壘。這種感覺非常美妙,許多法師在第一次感知到無盡之海的時候都沉醉在那種無法描述的幻美感覺當中。

所謂無盡之海是隻能被感知到的源力世界,因連綿不絕的潮汐聲而被稱為無盡之海。它被證實是已知所有魔法和神力的本源,隻是利用形式有所不同。魔法師可以通過特定的公式在精神世界中打開通往無盡之海的信道而直接把源力引入自己的世界中轉化為施法所需的各種元素和魔力,而神力則是神祗通過信仰借貸的方式從無盡之海中換取源力。神明和魔法師看起來就是同行,所以並不總能和睦相處。魔法師認為神明是自私的索取者,曾經有一位頂尖的英國皇家學會法師,在經過嚴格的實驗和測算得出一個結論,已知的諸位神明通過信仰對無盡之海的索取遠遠超過全世界所有魔法師總和兩個數量級,然而反饋到世界上的神恩則微乎其微。這個結論因遭到當時所有教會的一致聲討而最終沒有能夠成為正式的學術成果,而有趣的是當魔月升空之後,這位嚴謹的法師晚年也在自傳中提到“魔月讓魔法師對源力的索取速度反而超過了神明數倍之多,我不知道是該為魔法文明的繁榮而歡呼,還是該為無盡之海的命運而擔憂。希望真如世人所言,無盡之海恰如其名無窮無盡吧。”

魔月升空已經有半個世紀了,魔法師們早就習慣了天空中那個耀眼的存在。而一旦沒有了它,就像鄧肯現在麵臨的困擾一般,他發現很多習以為常的法術和施法手段都無法再使用。巨大的魔月能夠代替法師直接連通無盡之海,隻要通過魔力增幅飾品就可以很方便的使用魔月提供的源力,無盡之海的源力能同時轉變成魔力和元素。有了魔月的幫助,構築一個法術需要的代價變得非常低廉。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世上的大多數法師已經不再需要刻苦鍛煉自己的精神力了,施法者的魔法天賦也不再是能否成為大法師的關鍵條件,魔法師變得廉價,魔法理論研究漸漸變成了大多魔法師的畢生追求。當然這也包括鄧肯,沒有魔月的幫助,他的施法水準甚至已經降為學徒級別。鄧肯覺得此時自己不得不考慮采用一些更“傳統”的方法來施法。

索性的是無盡之海雖然是魔法的本源卻並非是魔法的唯一來源,畢竟那些缺乏理論基礎的古代魔法師隻有非常少的人能機緣巧合和無盡之海建立上些許聯係。鄧肯曾經修習過魔法曆史學並研究過這些古代大法師,他知道這些讓人驚歎的原始法師們是怎麼通過把魔法拆分成幾個步驟來解決施法的問題。

一個完整的魔法需要法術模型、魔力、元素和催化劑。法術模型是一個魔法的構造規則,魔力是魔法的能量基礎,元素是魔法的物質基礎,催化劑則隻有特定的情況下才需要使用。這些在現代很好解決,純淨的源力可以同時提供元素和魔力,魔月更是大大減少了法師引導源力所需要的精神力。

然而古代法師卻完全不同,首先施法者需要通過冥想、咒語以及手勢來引導精神力構築法術模型,同時還要用精神力從周圍的環境中聚集相應屬性的魔力,最後用精神力“點燃”準備好的元素來完成魔法。看起來隻有三部,但是實際上卻異常困難。

古代大法師們耗費了畢生精力用以改良魔法。他們會把法術模型的最困難部分用特殊的油墨和神秘的書寫方法寫在特殊材質製成的書卷上,從而達到減少準備魔法所需的步驟和精神力,然後他們畢生都在尋找蘊含天然魔力的材料來製作法杖和各種法器來幫助提供更強大的魔力,接下來還需要研究各種各樣的施法材料配方和煉製方法,最後如果施法材料不夠優質,或者元素太過惰性難以“點燃”,他們甚至還花費無數代人的精力為各種魔法尋找到千奇百怪的催化劑。這樣一種混雜著經驗、不成熟理論和運氣成分的類似藝術一般技藝,在過去那些歲月裏賦予了魔法師一種神秘古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