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阿瑪的側福晉生下了小蕊,小蕊的母親在她很小時就因病去世了,沒幾年,阿瑪也去了。臨終前,阿瑪才說出了他不是阿瑪親生孩子的秘密,所以,這些年,他一直到處走,也是在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一直到兩年前,他在離北京城不遠的一個尼姑庵,到大雄寶殿上好香,出庵門時,無意中遇到了靜慧師太,師太看到他的臉,說他很像小時候她撫養過的一個小女娃,看靜慧師太慈眉善目的,他就把自己尋親的事情告訴了靜慧師太。並拿出了尋親的信物,沒想到,靜慧師太身上也有相同的信物。兩人都頗為驚訝,師太說,東西是一個叫小慈的女娃的。當年,一個仆人模樣的中年婦女,懷抱一個女嬰,病倒在庵門口,她們將她和女嬰都救到了尼姑庵中。可是那女仆因為過度勞累,風寒入體,終是去了,臨去前,還高燒不退,神誌不清,隻是將這個信物放在了她手中,她隻記得她迷迷糊糊說,小女嬰她們倆來自邊關,是到京城來投奔哪個親王的……
他迫切地問靜慧師太,那個女嬰呢?靜慧師太說,小慈七歲那年,元宵節跑出去玩,就再沒回來。她發動全庵的人到京城燈會中去找,也沒有找到。她給她取名小慈,就是希望,佛祖慈悲,憐憫這個女娃,能讓她有一天找到自己的親人。
所以,他就到邊關尋親,一直到了雁門關,聽城裏店家說到禮親王夫婦曾丟失了一兒一女,多年來,夫婦倆一直待在這裏,也派了很多人到京城找尋,卻始終未找到。他心裏就大概確定了,自己和靜慧師太口中的小慈,應該就是禮親王夫婦丟失的兒女。
他帶著珍惜藥材去探望了他們,也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信物是用上好的血玉雕刻出的仙人掌花,禮親王府的後花園,種了很多開血紅色花朵的仙人掌。
他想認他們,可是想到自己對阿瑪的承諾,又想想還未找到妹妹,就想,再等等吧,等小蕊再大一點,等他找找妹妹。
程銘看著福晉,幾乎就要喊出額娘,可是,此刻是他們夫妻生死存亡的時候,不是認親的時候。漾璿本被皇上親自下旨,賜婚五阿哥,如今她卻跟侍衛私奔,而替身新娘小燕子卻假冒漾璿,成為了有名有實的五福晉。如果皇上知道,他被這麼多人欺騙,很難不龍顏大怒。
“王爺,福晉,你們隻要知道,我不會害你們。”
對於程銘忽然說出來的話,夫婦倆有些摸不著頭腦,對視一眼之後,還是禮親王更反應得快,他謹慎地道:“老夫…呃,不知,程親王所說為何?”
“宮中那位五福晉甚為討五阿哥喜歡,也討皇上喜歡,王爺和福晉有這樣美麗可愛的女兒,怎能不嗬護憐惜呢?如今,五福晉身懷有孕,宮中上下,都十分重視,福晉作為母親,自然更是掛念了。\"程銘句句說得誠懇,也是句句暗示,明日他們夫妻進宮,斷不是揭開一切的時候。
禮親王有些錯愕,怎地,聽程親王的意思,一切他都已知曉了?“呃,是啊,夫人知道漾璿…呃,五福晉,有了身孕,更是急切想進宮探望。”
程銘點頭,“福晉,您明日若要探望五福晉,可得囑咐她小心行事,不能再好武,畢竟是頭胎,又是皇家子嗣,更得小心。\"
“謝程親王好意,我……這個做母親的,自然會好好,囑咐……我……我的女兒……”“福晉答得悵然。
“程銘就不打擾二老休息了,告辭。”說著,起身行禮,往外走去。禮親王向外,叫了管家,吩咐好生恭送程親王離去,這才又回到夫人身邊。
“這孩子,應該什麼都知道了,隻是來提醒我們,不要跟五阿哥作對。”福晉輕聲道。禮親王點了點頭,他跟老程親王見麵次數都不多,也無甚交情,更別說這小程親王了,看樣子,他對他們真沒什麼敵意,甚至說是,有些關心,現在來提醒他,到底是為了什麼?
“王爺,你就聽五阿哥吧,先想一個我們著急進京麵聖的理由吧。”福晉道。
禮親王沉重地點了點頭,“夫人先早點歇息,待我好好想想。\"
福晉起身,離去了,她得去看看她的女兒。
翌日一下早朝,乾隆就來到了慈寧宮,太後在這裏備下了清粥小菜點心,要與他一同用早膳。母子倆用餐,晴兒和端茉在一旁貼心伺候。吃好,漱口完畢的乾隆哈哈一笑,誇獎道:“皇額娘身邊有晴兒和端茉照料,朕甚是放心。”
太後看了看這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是啊,哀家也覺得很舍不得她們兩個,想多留她們兩年。可是皇帝啊,她們還都這麼年輕,總不能將青春年華都耗在我這個老太婆身上。\"
乾隆看著自己的母親,“皇額娘,這好辦,朕可以先為晴兒和爾康賜婚,您也不能一下把她們兩個都嫁出去,端茉就再伺候您一段時間。”
“嗯,晴兒的婚事,是不可以再拖了。”太後點頭,免得那個漢人母親的格格再有什麼肖想。
“皇帝,要不把端茉帶離哀家身邊,又可以不耽誤她的方法,哀家已經想到了,把她指給永琪,如今漾璿有了身孕,總得有人照顧伺候永琪啊。這樣,端茉還是可以日日侍奉哀家左右。”
“皇額娘,今日早朝,禮親王也上朝了……”乾隆說道,“當年準格爾部圍攻雁門關,禮親王在朝廷援軍糧草未到時,堅持帶兵死守,不肯棄城逃跑。隻是讓府中仆人帶了年幼的兒女,來京城投奔愉親王。後朝廷援軍趕到,解了雁門關圍困,可是他們的一兒一女,始終沒有到愉親王府中。如今十幾年了,歲末回京述職,他們夫妻都很少回來,隻為了守候在那裏,怕孩子們回去找他們不得見。如今,他們隻有漾璿一個女兒,禮親王請旨,讓福晉長住京中,可以有機會進宮常探望女兒,同時在京郊附近也好好找找他們失散的兒女。朕,已經應允了。”
“嗯,禮親王這些年為了大清朝廷,忠心耿耿,盡忠職守。福晉回京長住安養,也是應該的。”太後點頭,“可是,這跟端茉嫁入景陽宮,有什麼衝突嗎?\"
“禮親王同時上奏折,說漾璿活潑冒失,可是心無城府,說他年紀大了,卻目前隻有這麼一個女兒了,希望朕跟太後可以多多照拂,使得漾璿能夠在宮中平安快樂。所以老佛爺,如果現在就將端茉指婚給永琪,朕怕,傷了老臣的心啊…”
太後思考了下,點頭,“皇帝言之有理……”她看向端茉,端茉忙跪下,“老佛爺,您疼端茉,端茉知道,端茉一切聽從您的安排,不敢,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太後心疼地扶起她,“你這麼懂事的姑娘,哀家是不會虧待你的。\"
乾隆也點頭:“端茉懂事識大體,朕心裏也有數,放心吧…”
晴兒適才聽乾隆口中提到愉親王府,遂問道:“皇上,晴兒方才聽您說往事,禮親王和我阿瑪莫非還有什麼淵源?\"
乾隆點頭,“你阿瑪和禮親王一向交好,都是朕的肱骨之臣,當年禮親王堅持不肯棄城,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最後等來了朝廷援軍。可是,愉親王,卻沒能那麼幸運……”
乾隆說到這兒,拍拍晴兒的肩膀,“大清不會忘記你阿瑪和額娘……”
晴兒理解地笑笑,“皇上,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晴兒有老佛爺和您的照顧,比很多人好太多了。\"
太後握住晴兒的手,“哀家也得你體貼陪伴,是打心眼裏喜歡你,疼你……”
晴兒攙住太後的胳膊,“老佛爺,晴兒是真心想多伺候您兩年,您別急著趕晴兒走,好不好?\"既然知道紫薇爾康有意,她是斷斷不會嫁一個不喜歡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