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7.一場暴風雨
大二第二學期開學的時候,貝寧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交流生計劃已經正式開始,貝寧隻要能通過語言測試,大三就能去韓國了。她將這個消息告訴習南,但習南卻沒有貝寧想象中那麼高興。
“太好了,貝寧,恭喜你了。”習南的聲音聽起來十分疲憊,貝寧不由得擔心地皺起了眉頭。
“習南你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貝寧關心地問。
“沒什麼,最近工作太忙了,有些累而已。”習南回答。
貝寧這才鬆了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麼,越是覺得離目標近了,貝寧就越是覺得不安。過年的時候因為要跟著父母走親戚,她還沒有來得及跟習南見麵,他就回公司上班去了。貝寧一直覺得很失落,當初許下一起去南山塔的願望,她沒有想到習南竟然會答應,為此她開始省吃儉用,希望到時候能存下一筆錢支援習南尋找他的媽媽,所以平時就算有長假,她也忍住沒有再去找習南。
她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習南了,她很想念他,可她卻不敢告訴習南,萬一習南對她根本就沒有那個心思呢?那她豈不是丟臉丟到太平洋了?
所以貝寧隻能將思念壓在心底,一顆心卻因此變得敏感而脆弱。
事實上,習南並非他說的那樣隻是因為工作繁忙而疲憊,他的確是忙,答應貝寧一起去南山塔的事情並不是隨口說說而已,他一直都很努力地在工作,甚至在一周隻有一天的休息日都出去兼職,為的就是存夠去韓國的錢,但這不是習南覺得累的根本原因。
自從那一日送走貝寧,習南開始明白貝寧對自己來說是不同的,他喜歡她,比想象中還要喜歡。
可是兩年以來的工作,他見多了身邊的同事分手,那些人說:“像我們這樣沒錢沒地位的人她們是看不上的。女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勢利的人。”
習南相信貝寧不是這樣的人,但他想到了媽媽和爸爸的悲劇,縱然貝寧不會嫌棄他,但他無法保證自己能給貝寧幸福。
所以他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要怎樣才能不辜負貝寧的這份心意。
五月末,習南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原本他是打算跟爸爸說一下他要和貝寧一起去韓國的事情,順便將護照辦了的。
但他在爸爸的房間裏尋找戶口本時,卻忽然找到一個舊牛皮紙袋,出於好奇,習南打開了它。
裏麵裝的是信封和照片,最上麵那封信上的郵戳日期是好幾年前的,那時習南才剛上初中,看到信封上的那個異國地址,習南的心裏一緊,手有些抑製不住地顫抖起來。
這是習南的媽媽寫給他的信,一共十二封,最後一封信距離現在不過一年,正是習南高中畢業時,信裏習南的媽媽問他是不是考上了大學,考到了哪裏,這麼多年沒能等到他的回信,是不是他還不肯原諒她。
那一天下午對習南來說就像是一場暴風雨,他拿著這些信件衝出去質問爸爸,為什麼這麼多年來都要欺騙他,說媽媽沒有一點消息,說媽媽根本早就忘了他。
明明,明明她就有寫過信,明明她就還記得他的生日!
習南吼得聲嘶力竭,而他的爸爸卻在他的嘶吼中再一次暈了過去。
隻是這一次,他沒能很快就醒過來。
8.他不是那個最好的人
貝寧順利通過了語言測試,隻要再辦齊一些證件手續就能在暑假時出發了,她剛想打電話告訴習南,習南卻先她一步打了過來。
正當貝寧覺得自己跟習南心有靈犀時,電話的內容卻讓貝寧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