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次世界大戰(1 / 1)

第二章第三次世界大戰

2035年元旦,日本軍艦在釣魚島撞沉了中國2艘漁船,10人遇難,日本政府拒絕道歉,堅稱該島為其領土。

同年1月10號,中國對日本宣戰,李毅第一時間開赴前線;

1月15號,美國、韓國與日本達成統一戰線,並同時對中國宣戰;

1月16號,與中國交好的巴西等12個發展中國家以及俄羅斯、德國加入了中國方,英國、法國、加拿大、印度還有八個小國加入日方,歐盟其他國家成為新歐盟保持中立,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月20號,在新歐盟的牽頭下,開戰雙方簽署了禁製使用核武器條約。

2037年1月16號,朝鮮通過中俄的幫助並付出慘重的人員傷亡的條件下,攻占了韓國全境,主戰場改為日本國土。同時李毅憑借在戰場的優秀表現,被提拔為中將。

2037年10月1號,中國攻占了日本東京,日本被攻占了百分之九十的領土。中國投入兵力500萬,朝鮮50萬,俄羅斯300萬,其他發展中國家共投入850萬,日本全民動員,實際有戰鬥力兵力800萬,美國300萬,印度600萬,韓國幸存軍50萬,八小國50萬,共計3500萬軍隊在日本開戰。歐洲戰場在德法邊境,德國兵力1000萬,法國600萬,英國400萬。美洲戰場在墨西哥,美國兵力600萬,加拿大300萬,南美各國聯軍1500萬。印度戰場,中方兵力500萬,其他周邊國家兵力300萬,印度兵力1000萬。

2037年12月6日,日本即將全境被攻占,中方收到消息,日本即將對中方發放日本庫存的所有核武器,中方派遣了五批特種戰士進行破壞均失敗,此時,美國已經增兵至800萬,俄羅斯也增兵至700萬,同時美俄還將他們的各種王牌部隊全部開赴戰場,其他國家也略有增兵。

2037年12月12號,李毅被任命負責破壞日本核武器計劃,12月13日李毅晚上趕到日本核武器基地,在戰友的掩護下,成功接近了核武器,可是發現離核武器發射時間隻有五分鍾了,核武器的發射已成定局,而且日本最精銳的王牌自慰隊竟然也趕到了,權衡利弊之下,李毅毅然在核彈旁引爆了身上全部炸彈,因核彈的量實在太多,日本島被炸沉,全島人員全部遇難,如果這麼多量的核彈在中國引爆,中國將減員百分之四十,並留有嚴重後遺症。此時,歐洲戰場,德國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已攻占法國百分之四十的領土。美洲戰場,繼續僵持。印度戰場,印度被攻占了百分之五十的領土。

2037年12月14日,美方看到勝利無望便投降了,並同意割地賠款,美國賠款50萬億美元,英國賠款10萬億美元,法國割讓百分之四十的領土給德國,印度割讓百分之三十的領土給中國,百分之二十的領土給其他周邊國家,韓國的領土全部歸朝鮮所有,其他的戰敗國也是都賠款的賠款割地的割地。第三次世界大戰到此結束,此戰日本死亡人數約為1.2億,美國1200萬,英國650萬,韓國1100萬,印度5000萬,法國1300萬,其他美方各國一起1500萬,中國600萬,俄羅斯850萬,德國200萬,此戰過後,戰敗國經濟嚴重衰退,失業率全部超過百分之四十,全部淪為低級落後國家,世界格局變為中國、俄羅斯和德國三足鼎立。

2038年1月1日,世界所有國家共同簽訂了永久停戰協議,鼓勵發展各種競技比賽來解決矛盾,從此各類競技比賽都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而每年的一月一日也被定為新的世界和平日。

2038年12月13日,在中國ZJ省HZ市,李毅的家鄉,樹起了一座32米高的巨大雕像,雕像旁有一塊碑,上麵寫著李毅傳奇而短暫的一生:李毅,生於2005年12月13日,犧牲於2037年12月13日,享年32歲,中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少將、中將,中國曆史上最優秀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