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讓在場的所有人眉頭都是微微一皺。
當初慶雲動亂是有人挑撥,定遠釀酒熱也是有著深層次的布局在內 。
沒有無緣無故的動亂,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推崇狂熱。
糾察司的本事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但調查的結果卻是所有人皆是發自內心。
那麼結果隻有兩個。
一,真的。
二,整整三十城上百萬人都在演戲。
一人好殺,為穩屠一城也不是不可。
但戰停屠殺三十城上百萬人不可行,再者,這隻是江南境內,東南境內狂熱推崇者更重。
全殺光嗎?
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這麼多人都是叛逆者,那這背後一定有著一個極為龐大的勢力在推動。
如果不能把背後的黑手揪出來。
就算殺掉上千萬人也是於事無補。
趙明舉一直沒說話,待所有人話音落下之後方才抬頭看向季博常。
“這讓臣想起了一個人,呼哈達。”
這個名字一出,所有人眉頭都是再次一皺。
呼哈達原本是北夷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卻在季博常的推動下成為一方大佬。
如今也是和進金狼王對峙的主要人物,這個不是重點。
重點是公子在呼哈達身邊設下的後手。
他起家之人的家眷,一直被養在北境和定遠。
那些婦人和孩童已是徹底融入中原,也愛上了在中原的日子。
以北夷人的心性,女人是貨幣是財物,但對子嗣卻是看的極為重要。
想要策反一個人總要有切入點,所以想都不用想。
當公子想收拾呼哈達的時候,那些被養成小學究的北夷孩童將會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再加之女人在中原沒有被欺辱,反而變得皮膚細膩知書達理。
策反呼哈達麾下之人,輕而易舉。
因為季博常為他們準備了足夠多反叛呼哈達的理由。
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而且已經開始了運作。
這和江南根本不搭邊,但細想之下卻是有著絕對的相同之處。
新政推行要的就是效率,而大部分人還保持著冷漠和觀望之態。
所以那些狂熱推崇之人一定是第一批獲利者,而地方官員為追求政績。
也一定會優先選擇這些極度配合之人。
久而久之,這些人就會和那些保持觀望之人拉開差距。
他們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也第一批從新政裏脫穎而出的人。
新政會不停推出,他們的獲利進度也會不停累積。
如果此時這批人突然選擇抗拒,不在執行新政活著反過來倒逼更改政令。
效果將會和對付呼哈達的後手一模一樣。
數百萬人,這是典型的法不責眾。
更何況他們已經在新政之下,成為第一批得利之人。
也變相的成為了整個國家的中堅力量。
季博常一直沒有開口,在所有人發表完自己意見看向他的時候。
他用手指點了點桌上的紙張微微搖頭。
“想靠這個禍亂朝政難度太大,而且也太過明顯了些。”
隨後他說出了讓在場之人麵色同時一變的四個字。
“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