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座四四方方,sè彩鮮明的奇異紙燈,紙燈之上,繪著各種人物,花鳥,中間點著蠟燭,底盤之下,還有一個小小地木質轉輪。
蠟燭一旦點燃,熱氣上熏,紙輪輻轉,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的現像。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走馬燈”。
在另一個世界,此燈極其出名,逢年過節,元宵,七夕,乃至中秋,一些商店中皆有售賣,sè彩繽紛,五sè斑瀾,各種形式都有。
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
蓮花、月兔、飛鳥、魚船、龍鳳、西子、白鶴、彌勒、百獸……等等等等。
隻要你在裏麵點上蠟燭,就可以不住轉動,光影變換,便是一出奇妙的故事。
製作此物,一不需要大量的錢財,二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三不需要太過高超的技朽,正好適合唐古的各種需求。
而且,其形製美觀,新穎特sè,是此地之人從來沒有見過,愛美之心人皆有知,新奇之物總有人捧場,所以一旦問世,說不定就能引起人們的哄搶。
如此,唐古的窘迫之rì也將消失。
隻是,雖然畫出了製作花燈的各種圖紙,形狀,唐古暫時卻沒有材料,真想立即衝出門去購買。
可惜,看了一眼外麵的天sè,天sè已晚,繁星滿天,就算他願意現在去買,隻怕也沒有商店開門了。
最終,唐古隻能按捺下自己的興奮心情,又在紙上隨便畫了幾個宮燈的形狀方式,這才輾轉方睡。
……
第二天一大早,唐古起床,兩眼紅通通的,有若熊貓,卻是興奮的一夜未睡。
強捺著自己急切的心情,唐古依舊有條不紊,一絲不苟地把白天屬於他的工作做好,石碑悟道,武院清掃,竹林看劍,再回到武院。
領過中午的食物後,唐古這才快速的離開了武院。
自山上將自己能弄齊的一些材料弄齊,諸如竹木,絲穗,羽毛,貝殼等,其後又忍痛在街上一間店鋪,花費了四個灰石幣,購買到大量絲絹,明球,骨架,各sè剪紙,米糊,彩燭,毛筆,墨水等。
一應俱全,隻欠東風。
最終,就是製作。
因為一開始不熟悉,剛開始時,唐古頗為弄壞了幾具,不過後來,失敗了好幾次,廢了四五副材料,終於有了經驗,第六副,終於成功製成。
這是一幅淡白sè的宣紙宮燈,宮燈裏麵用紅輕紗糊住,燭光從鏤空處映shè出來,光芒流轉,效果美不勝收,一種獨特的意境,頓時在唐古這個小小的茅草屋中產生。
似乎,簡陋寒酸的小茅屋,一下子也大氣古雅了許多。
有過成功的經驗之後,唐古心中大喜,更是乘勝追擊,果然剩下的就好辦了。
不多一會,三大七小,十幅顏sè不同,形狀各異,炫人眼目的奇異花燈,就出現在他掌下,堆滿了整個小屋,一時sè彩生輝。
其中,尤以一副花費了他三四個時辰,方才好不容易製成的黃sè走馬燈,最是出sè。
此燈名叫“牡丹亭”,一旦點燃燭光,便有一束束明黃sè的光芒從其中打出,給周遭的東西都塗上了一層神秘的桔紅sè。
花燈頓時轉動起來,燭光溫暖,走馬燈不停旋轉,流轉的光影投shè到牆上,恍惚成一個個巨大的身影,越轉越快。
這光影似乎要脫離了轉軸,兀自飛起來,其中的那些剪紙人影,頓時光影交錯,投入到人們的瞳孔中,演繹出一曲曲悲歡離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