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蒼穹秘案》更多支持!
第五十二章三關告急
蕭文昊離開之後,三關之上並不太平,契丹軍隊似有感應一般,頻頻來襲擊。而且攻擊的時候,時而進攻雁門關,時而進攻寧武關,時而襲擊偏關,輪流的攻擊令楊景疲於奔波,最後隻能選擇率領一支遊兵,三關呼應,隨機作戰。莫穎和紫琉看在眼裏,起初不以為意,二人雖然武藝高超,然而對於行軍作戰沒有任何經驗可言。所以二人並看不出問題的嚴重性,然而多次戰役下來,莫穎和紫琉看見楊將軍遍體鱗傷,神憔體疲,方知事態嚴重。
二人隨即來到楊景將軍大營,然而守衛卻告訴她們,楊景將軍由於多日來連續征戰,已經疲憊不堪,現在正在睡覺,而整個遊擊大營全都士氣低下,隻能輪流睡覺,莫穎和紫琉麵麵相覷,所幸莫穎曾為天陰教聖女,又是曾經統領一堂之主,當下取出欽差令牌,要求守衛將大營之內所有當值的校尉以上官員全都召集到帥營集合。
楊將軍的軍隊果然紀律嚴明,當朝崇文輕武,朝中一直嚴重缺乏擅於打仗,治軍有方的將軍,遍尋滿朝文武,楊景將軍算是領軍統帥中的第一好手,也是軍之棟梁。其次就要屬淩半雪和蕭文昊了,然而淩半雪和蕭文昊雖為帥才,卻有諸多公事,無法專心治軍。當然,武將出身的將軍亦是不少,可惜跟楊將軍,淩半雪和蕭文昊三人相比,確實相去甚遠。短短時間之內,所有遊擊部隊內的將領全在帥營裏麵集合。莫穎當即要求將領們將當前形勢說明。
原來,宋遼長年征戰,雁門三關為契丹部隊進攻中原的必經之路,本來契丹主力一直沒少於進攻雁門三關,多年來,楊景將軍一直鎮守三關,從未讓任何蠻夷有可趁之機,然而這次偏關的損失,讓楊景心痛不已,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以及自己多年來培養好不容易可以獨當一麵的幾名副將,以及軍隊竟然一夕全滅。所幸楊將軍應變得當,從雁門關和寧武關各自抽調了些許兵馬全來鎮守,也虧得反應及時才沒被契丹主力趁機攻破。然而朝廷重文輕武,導致補充兵力一直遲遲不到。所以三關隻能依靠天險和楊景將軍的指揮得當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次飛來橫禍之後,本不欲聲張,卻不知為何又傳入契丹軍中,所幸的是本欲強攻的契丹主力得知蕭文昊率欽差衛隊到來,懼怕於蕭文昊的絕世武功,也不知道來了多少兵馬,故而一直隱忍不發。然而,三關之中定有內奸,就在蕭文昊剛離開之日起,契丹主力便頻頻襲擊三關,所使乃是疲軍之計,故意讓楊景疲於奔波,最終累垮,失去戰鬥力。果然,數日來的楊將軍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頻頻遊戰於三關之間,最終累倒。然而更不幸的是,契丹軍除了拖住楊將軍之外,竟然還送信給吐蕃和西夏,意圖三國聯攻,一舉瓜分大宋。而楊將軍連連發信求助朝廷,希望朝廷支援軍隊,可是卻如石沉大海,毫無音信,而蕭文昊又查案外出,楊景將軍有苦自己吃。此番楊將軍疲憊而病倒,三軍之中形勢更為緊張,眾人隻能隱瞞情況,以求契丹主力不敢隨意進攻。然而一旦三國大軍集結,必然發動總攻,這樣雁門三關肯定危機了。
形勢如此嚴峻,莫穎和紫琉各自沉默,聽完眾將說完情況,莫穎和紫琉思慮許久,然而莫穎冷靜沉著的性格,也讓其抓住了一絲靈感,莫穎心中尋思,為何契丹軍隊會隻怕蕭文昊一個人,如果隻是蕭文昊乃是欽差大人,可以要求朝廷出兵支援之外,更重要的必然是蕭文昊的武功,但是縱然蕭文昊武功再高,也難以阻擋數十萬大軍的進攻,那如果蕭文昊一人在此,在沒有任何援軍的基礎上,如何能扭轉頹勢呢?莫穎首先想到的是:布陣。然而馬上又否決了自己,因為首先兵力懸殊太過巨大,三關之中的守軍加上欽差衛隊,不足五萬人,而契丹主力如果彙集吐蕃和西夏兵馬,少說也有三十萬大軍。區區之數,縱然布下八陣圖都很難抗衡。何況自己絕對布不出八陣圖。那第二個方法,就是刺殺,刺殺契丹主帥,又或者,莫穎臨時想到一句古言: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如果是蕭文昊,必能在百萬軍中去上將首級。這遠比刺殺來得更有實際效果。因為在三軍麵前,將其統帥殺死,定令其軍心大亂。思慮及此,莫穎豁然開朗,自己和紫琉雖然誰也及不上蕭文昊,但是如果對方僅僅十萬大軍,而自己和紫琉聯手,絕對有能力取其統帥首級,隻要契丹主力一退,另外兩國便不敢輕易來犯了。即便不行,也可以為楊景贏得休息時間,也為朝廷贏取援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