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可能活下去(2 / 3)

“您是什麼意思?可以解釋的清楚一點嗎?”我發問。

“你的眼睛除了近視應該還有散光吧?”老人沒有回答我得問題,而是問了我一個牛馬不相及的問題。

“恩,有。”我回答。

“所以你摘掉眼鏡後才可以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老人的話嚇我一跳。

我又想了想,“我小學眼睛就有近視了,我為什麼現在才可以看到特殊的東西?是我長大能力變強了嗎?”

“不是,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隻是你一直沒有遇到特殊的地方罷了。”

“特殊的地方?”我和聯光都注意到了。

“那我就給你們解釋一下吧,要注意聽啊,這都是我十年來積攢的材料。”老人象下定決心一樣對我們說。

(以下老者的一段話與作品導讀的意思差不多,已經看過的朋友,可以跳過,直接看下一章了,沒有看過的最好還是不要怕麻煩看一看,和以後的章節會有很大的聯係)

“對於空間和時間還有關於人的感情記憶等等問題上我經過調查和親身經曆後於常人的理解有了些差異。

有些人認為人死後的記憶不會在短時間裏滅亡,還會在時間世界裏逗留片刻,有的記憶過於強烈造成了肉眼也能夠識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見到了鬼。

在我的思維裏,關於對於記憶的理解不僅僅是限於如此,作為強烈的人體感情,不光是記憶這麼簡單,還有喜怒哀樂,思念,執著,信念,過於強烈的感情不是在人死後停留在現實世界,在過於膨脹之後,也會有可能在人還活著的時候形成,我們暫時可以稱它為:“念體”。

隻不過念體隨著思維在人的無意義的狀態下不一定準確的停留在我們的時間斷。它所在的另一個世界有可能是不完整的,甚至隻是一個時間的片斷或者隻是夾在更多時間和空間交叉的一片小小的碎片。

當一個人的思想過於強烈,就有可能有這種時間的碎片形成,對某一件事的執著往往是主體在努力的同時念體也在工作,造成了更多的成果,有是甚至是加倍。

所以在一個人堅強忍耐的同時確實有能會有奇跡發生。不過有時一個人的表麵執著和他內心的真正願望是不統一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念體表現的是你的內心,主體的表現卻是極為不情願的這個時候問題就會出現了。

雖然,一般人不會感覺到,可是念體的空間在雙重的矛盾壓迫下已經慢慢的造成了扭曲,甚至是破裂。

有些運氣不好的人在特定的環境下,時間的薄弱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時間與空間的交叉點,念體就有可能衝破時間壁到達主體所在的完整世界,也就是人們害怕的見鬼事件了。但是一個世界不可能允許同時存在兩個類似的生命體,當主體強大時,念體在一段時間後還有可能回到屬於自己的空間裏。

但是一旦主體對自己先前的想法產生了懷疑,甚是是反感。內心的矛盾就會突出,激化。主念體的轉化也不是不可能發生。主體在這個世界的能量漸漸的被削弱,念體得到能量漸漸的實體化。主體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感觸遲鈍,機械重複某一件事等問題。

一直延續到主體被擠壓到念體的空間為止。念體在主體空間解決主體內心的矛盾後,在沒有主體的支持下會消失,但是主體卻往往不再能夠和有能力再回到自己世界,隻能夠再念體的不完整世界裏重複著念體僅有的一段記憶,永遠的在某一件事中重複著。

作為在主體世界的我們包括消失主體的家人朋友在內不會再有有關於主體的任何資料。主體在這個世界已經是完全的“無了”。

我們在平時往往會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認識某人,卻又想不起來是誰,原因多半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