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餘暉脈脈(一更)(1 / 2)

翌日,天色微蒙,一輛烏漆馬車便停在了剛剛開啟的南城門前。

睡眼惺忪的守門兵丁懶懶道,“這麼早?”

趕車的車夫憨厚笑著,遞上碎銀,“我家少東家南邊家中有事,急著回去。”

接了銀子的兵丁心情愉悅了許多,“你家少東家是哪家的啊?”

車夫嗬嗬笑,“天衣坊方家。”

兵丁頓時起敬,“原來是義商方家的方少東家!失敬失敬!”

車夫笑著點了點頭,一抖韁繩,馬車駛出了城門。

身後兵丁還在扯著喉嚨,“您好走啊——”

三日後,鬧鬧哄哄的朝堂終於平靜了下來。

這回建熙帝的手段雷厲風行,卻是非同一般。

先是以治家不嚴之罪罰了魯王一年的俸祿,又再以朝堂喧嘩失儀之名,令吏部尚書賈大人閉門思過七日。

而後,皇帝責令於國公同薛相爺二人同力徹查魯王同吏部之間相互彈劾,以及工部同襄城侯之間相互彈劾之事。

皇帝下了死令,一月內若不查清,二人同罪受罰!

朝堂終於安靜了。

不到二十日,這兩位齊齊上折。

於國公道,魯王同吏部之爭乃是受了小人挑撥愚弄,雙方罪證並無確實之處。而挑撥之人乃是魯王門下一清客,因行為不端被魯王驅逐而心懷不滿。而今,此人供認不晦,已收押在監。

薛相爺折子中則寫,襄城侯同工部之間乃是誤會。工期之所以未如期完成,乃是因一小吏無意間將一筆調撥的工程款數額寫錯,然後,又畏罪而隱而不報,事後偷偷將數額改回送回工部。因此,造成了雙方的誤會和嫌隙,而後,工期也因材料采購不及,而延誤。

折子的最最後,附上了罪證若幹以及那小吏的認罪書。

看到這兩份折子,建熙帝滿意地看著太子,笑了。

太子卻心中微有失望。

那日後的第三日,同父皇商議完朝堂之事後,他特地派人邀約那方世玉,才得知人已經離開了。

方師長委婉道,方家這代隻此獨苗,自小體弱,家中長者不舍遠離。是以,應該不會參加科舉。

太子有些懊惱的問納蘭笙同秋池,“你們二人看那方世玉,是果真體弱,還是故意托詞?”

納蘭笙眸光些許遊移,輕咳了咳,“我瞧著是挺弱的,跟我同年,隻跟個豆芽兒差不多。”

秋池憶起那酡顏的巴掌臉,單薄得風吹般的身子,忽有些不自在,“是太單薄了些,看著倒確像是先天有些不足。”頓了一頓,“不過,殿下若是惜才,臣可派人去一趟壽山,替殿下表明誠意。”

納蘭笙一愣,隻覺手心汗出。

隻見司馬陵擺了擺手,“此人雖有才,但終歸年紀小了些,性子還需打磨。反正有這天衣坊和雲繡齋在,也不必急於一時,過兩年再說。”

…………

~~~~~~~~~~~~~~~~~~~~~~~~~~~~~~~~~我真的是分割線~~~~~~~~~~~~~~~~~~~~~~~~~~~~~~~~~~~~~~

明思又過起了平靜愜意的生活。

難關過了,風波停了,生意也上了更加通暢的軌道。

付出了努力,也冒了風險,但終究還是得了回報。

心裏不是不喜悅的。

往後看,是為了更好的望前走。人可以回頭看,卻不能停留在過去。

眼見,日子一天天過去,明思心裏充滿了激動的期待。

轉眼,五個月過去了。

明思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寧靜地持續到他們一家完全自由的那日。

可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這日傍晚,老太君身邊的雙喜來了別院。

“奴婢見過四夫人。老太君遣奴婢來傳個話兒,老太君說如今這外頭也不太平,前幾月魯王府還進了刺客,想著六小姐在城外住著,老太君這心裏總也憂著放不下。所以,還是請四老爺四夫人六小姐搬回府裏住。”雙喜微微一笑,“老太君說,這兩日就請四夫人同六小姐收拾收拾,若是日常不緊要的東西也就不用帶了,府裏都備著有。四老爺今日回了府裏,老太君已經同四老爺說了,就不必再過來了,隻在府裏等著就是。後日,府裏便派車子過來接四夫人同六小姐。”

四夫人客氣的送走了雙喜,轉身走進了明思的院子。

院中一側清出了一片空地,平整的地麵上鋪上了打磨得光滑如鏡的白玉大理石。

穿著自製的軟緞舞鞋,腳尖繃得筆直,明思口中輕哼著曲子,正在跳她最愛的“天鵝湖”。

自搬來了別院,她就把跳芭蕾當做的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體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