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識恨(一)(2 / 3)

洛陽城外先前還有一些善人和官府設立的粥鋪,可後來難民越來越多,洛陽節度使劉宇覺得實在有礙觀瞻於是下令將粥鋪遷到洛西郡,這樣一來可苦了洛西郡的難民,因為官府的粥鋪有限,而洛陽善人們來辦的粥鋪要比官府的還要多,一旦洛陽禁止,難民們又得返回,而洛西當地哪有這麼多有錢的善人,僅靠官府的粥鋪是養活不了這麼多難民的。正巧的是黃軒轅他們趕到洛陽的時候一口粥還沒喝到就得知了禁令!黃軒轅這個氣啊,眼瞅著鄉親們路上就餓死不少,而眼下一口沒吃還要折返回去,這不是把難民往死裏趕麼!黃軒轅越想越生氣,於是領著人埋伏了一名軍官的家,搶了他的馬和不少錢糧,到山裏隱藏了幾日,黃母病情漸有好轉,黃軒轅便將剩餘錢糧和馬匹交與黃母和跟他行事的人,黃軒轅道:““兒不孝,不能再陪伴吾母左右,眼下錢糧夠大家吃上半年,待你們回去之後望來年風調雨順,兒等犯下大罪雖不至死,但要被官府逮住最輕也得流放千裏,如此一來就再也無出頭之日,現如今所有罪名軒轅獨自承擔,望大家替軒轅照顧吾母,軒轅拜謝。””

黃母不舍,眾中亦有跟隨黃軒轅不可能離去,於是便分成兩夥,黃母一群人回家,黃軒轅帶十幾個人上了山。雖然上山但他們大都是些性情善良之輩,遇窮苦人不劫,遇行善之人不劫,遇鏢行不劫,這樣一來日子過的非常辛苦,不比逃荒強了多少,後來驚動官府,他們又東跑西顛的沒個消停,這時已有一些人打了退堂鼓,隻是想回家也沒個盤纏,正苦悶之時碰見我們,於是便發生後來種種。

但要說起劉清風那還是在黃軒轅還沒出生的時候,黃的父親闖了禍,後被劉清風解了圍,但具體情況黃母重來不曾講過,隻道武當派劉清風對黃家有恩,要牢牢記得便是。

而說到武功,原來黃母也不算什麼高手,僅是年輕時跟黃軒轅的父親所學,黃軒轅的父親姓臧,黃母不知為何讓黃軒轅隨了自己的姓,而這個秘密也是不久前母子分別時才告與黃軒轅的,臧本是武林人士,武功奇高,臧家不知為何得罪了許多武林和綠林的人,總有人上門找麻煩,臧覺得黃母不會武功是不行的,於是便教授了黃母一些擒拿抓控的法門,而這黃母聰明伶俐一學就會,僅是內功太淺,倒也是急不得的。

後來臧家受難,得到劉清風相助,黃母逃到鄉間,便是後來種種,而黃軒轅的武功也就是黃母所會的擒拿抓控。說起這個法門,黃軒轅天生神力,體格極其魁梧,練習起來最合適不過了,但這門功夫最大的缺點是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比方說遇見比自己內力高強的人,即使控製住對方也騰不出手來進攻,而隻能這麼耗著,而對手也打不了自己,就算打也是施展不開拳腳,有氣無力挨幾下也無妨,於是江湖上鮮有人願意練這法門,就算有也大都是稍微掌握,不花大心思練習,而抓控的高手也盡在一些大的幫派和綠林道的居多。因為抓控者自己雖然進攻不足,但團隊作戰的時候可大有用途,三個兩三層內功的人配合得當甚至可以打敗九層內力的人,雖若對手十層以上僅靠兩三層功力是控不住的,但天下之大武功上十幾層者恐不過千人,過二十層者不過百人,超三十層者如樸雲,劉清風,馬友成之輩,四十層往上可謂鳳毛麟角,恐不出德風,任天命,智風,懷仁四人。綠林人修習者多,因其常常團夥出動,不論對手是誰,控得住就打,控不住就跑,因此綠林道中擒拿抓控確實有些,但也不甚多,而出了名的也就那麼幾個,北方一品堂的方誌瑜,五儈中的張科,南方鄂狼幫的齜牙狼錢必求,贛幫的沙有角,都是抓控的高手。另外聽說胡有三也是抓控的高手而且還別出一門,這一門多在哪裏,想必也多為眾人不齒。

武林中一些大派也有幾個,因為即使是名門大派也有人才斷流,青黃不接的時候,而這時往往容易遭到仇家的報複,或是高手的挑戰。比如泰山派,原來泰山派掌門周濟洪,武功卓越鮮有對手,曾與任天命在泰山之巔大戰兩天一夜,泰山山頂削去一尺,戰況之烈可想一斑,周常打抱不平但也結下了不少仇家,在周晚年越發覺得力不從心,但想閉關修行卻又放不下泰山派的事務,本有兩個好徒弟卻英年要逝讓他唏噓不已,而其他弟子多不成器,於是便專心研究陣法,好在自己撒手之後泰山不至於被仇家殺得一敗塗地。於是他就著力研究培養一批擒拿抓控的弟子,圍繞抓控設定了一整套泰山陣法,陣法之妙連德風,任天命都大為讚賞,後人稱“周公陣”,陣法中囊括二人陣一直到二十四人陣的法門,而周公陣中最成熟切實用的便屬六人陣,用周濟洪自己的話說:“少一人則為虧,不可謂用陣之最強,而多一人又不能力全發。”其意思是一群人打一個高手,六人陣是最能發揮六人特點和功力的陣,也是最能產生共鳴的,少一個人當然少了攻擊的力度,而多一人也未必有用,因為近身對打三打一足矣,再多恐怕都伸不上手,而六人陣正是三個近戰,三個外圍,近戰有抓控手,擒拿手,和一個近戰專門的功力輸出手。而三個外圍不僅僅是三名近戰的替補手,他們的分工也相當明確,三名近戰呈三角形站位,這樣可以避免對方高手借力打力,誤傷自己人,而每兩個人之間必然有一個空隙,空隙的後麵便是外圍三人的站位,由此看來確實是多一個人也沒什麼好站位了,弄不好還容易誤傷自己人,除非高手頭上有一棵歪脖樹那就另當別論了。外圍三人中一人用重長兵器,如錘,斧,大鏟等由於使用這些兵器需要蓄力,所以近戰顯得笨拙,容易被對手打斷製服,而陣法裏就不同了,外圍防守壓力小,隻要抓住時機,一家夥下去功力輸出之高是可以想象的,外圍第二人則用的是長軟兵器,如鞭,九節鉤等,最後一人則是各種暗器,從問路石,抓鉤,迷魂香到飛鏢,飛刀,飛針,最後逃跑時用到的煙幕等等一應俱全。外圍也可以輔助打斷對手的必殺招數,可以緩解或幫助近戰的三個人,因為實戰中瞬息萬變,難免有人出錯或慢半拍一旦有了機會雙斷就很有可能隻發了一招變成了單斷,而十層以上的高手少有能被單斷得手的,因此誰來補上這第二下極為關鍵,而這時外圍沒有防守壓力,當然更能看清形勢補上一下,斷了對手一個破綻抓控過擒拿手就有了機會。這樣看來這陣法好似無敵,其實不然,如若六個三層功力的手,頂多也就能打敗十九層的高手,到了二十層一個必殺三個近戰最少躺一個,所以相差不能太過懸殊,想打敗二十層的起碼要有三個十層的近戰,否則用無敵技格擋都沒用。而周公陣最多二十四人也就是四個六人陣在一起的一些套路,最基礎還是六人陣,其次是四人陣,而不是五人陣,但是四人陣要求四個人個人素質平均,切配合默契,再其它陣法都是無奈之舉,但隻要配合默契總是要比單打獨鬥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