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迷津(1 / 2)

“恕我直言!”

蕭抱珍相當直率地向黃順提出了意見:“當今之世,我修道之人不取金丹修煉之途,便取經筵符錄之術,二者必居其一。黃道友不取丹道,又不取符錄,大道庶幾難成乎?”

蕭抱珍直截了當地指出了黃順修行中的缺陷,那是拿他當知己良朋來對待,否則一般的路人何至於說這些得罪人的話?

“這個道理我懂,但是我遍尋名山大派,尋仙十餘載,無奈金丹、經錄兩派均不收錄。我即欲稟持正道,奈不得其門而入何?”

黃順自有他的難處,不是外人可以明白的。

蕭抱珍粗略地了解了一下黃順十餘年來的遭逢,對他的際遇深表同情。他發覺黃順此人心術純正,有誌向道,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竟然沒有一個門派肯於收錄,豈不是奇哉怪也?黃順連日來保護女兒免受金人擄掠,苦心孤旨,遂起了收其為徒的念頭。

“蕭真人如此抬愛,黃某如若不從豈非不識抬舉……”

黃順客氣了兩句,隨後語鋒一轉:“但可惜我已別立山頭,自成一派,無福消受蕭真人的抬愛,實乃三生之憾。”

蕭抱珍不知黃順與陳摶較勁的內幕,聽說他小小年紀居然自立宗派,肅然起敬,不敢以等閑視之。黃順推說自己受叔爺的重托尋找《萬壽道藏》,其任務艱巨無比,目前已經在金廷尋到八十一部,萬壽宗便以此為基礎創立。他這樣說是倒果為因,用以敷衍本派初事草創的窘境。

“這樣?”

蕭抱珍微感失望地說:“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多說什麼了。為了感謝黃道友對小女的佑護之恩,有些東西請務必笑納。我太乙道的創立,其實得自《萬壽道藏》之一部分,如果恩公不介意的話,我想將這一部分四百卷手抄一份送給恩公當作謝禮。”

蕭抱珍之所以如此謙卑謹慎,是因為他深知人性的難以捉摸。自尊和自卑的界限隻在一線之間,如果一個不小心觸動了對方敏感的神經,本想結交對方就變成了得罪。贈送黃順一份手抄的道藏,如果態度稍有高傲之色,就變成隨意施舍,打發要飯的叫花子了,結交適足以觸犯之。

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經曆多年的風雨,黃順早就已經沒有無聊的自尊了。為了達成叔爺收集道藏的遺願,他現在就是求爺爺告奶奶用盡一切手段也再所不惜。

蕭抱珍馬上讓人開始抄錄,這樣做也許可以抱黃順救女恩情之萬一。另外,蕭抱珍發現黃順雖然自稱開宗立派,卻沒有一套能拿得出手的修行理論,當然更是一點修為都沒有,就和票戲的差不多。

對一個初步修行之途的新手而言,沒有什麼比指點迷津更有效的贈禮了。蕭抱珍師從名家,必然得傳道家修行正法,由他指點並講解修行之法,正好給黃順補齊缺失的一課,這一點使黃順大感及時。

道家修行之途有千萬種,大體分兩大派:一派以練丹修煉為手段,通過修煉內丹和服食外丹增強功力,是為金丹派;一派以製符施水為手段,通過驅使天地之力為己用,以克敵、以救人,是為經籙派。這兩派盡管功用不盡相同,但都以道家功法修煉為基礎,離開這一點將一無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