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林繼宗的戀海情結(1 / 1)

——評《那一片藍幽幽的海水》

鄭適然

每當你哼著《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時,親愛的讀者,你有何感受?故鄉意味著生命的根和無數的感情紐帶。我想林繼宗也在尋找他生命的根。珠池海灘,那一片藍幽幽的海水對他來說,是一部人生的大書,是他感情的家園,是一份豐厚的精神財富,生命的根須和感情的泉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十五歲,別人還在母親跟前頑皮撒嬌的時候,林繼宗便踏上了掠海的艱辛途程。這似乎是不幸,但也是生活的另一種賜與。耙蝦,摸蚶,被虎仔魚之類的水族刺、咬,被貝殼割傷,還有全身的皮膚被海水泡皺,被熱毒的太陽曬了脫皮再加上饑餓、疲乏和寒冷,小小年紀經受了艱辛的磨煉,但付出會得到回報,磨煉也會結出碩果。十五歲的少年就領略了掠海生活的瀟灑與浪漫,懂得了苦樂轉化的生活真諦。耙蝦時咬一口沙蝦所感受到的鮮美肥嫩,不隻是一種物質享受,更是對苦中有樂,苦增其樂的深刻感受。

或許有人會問,十五歲的少年,是什麼把他引向珠池那一片藍幽幽的海水?難道僅僅是迫於生計,或是出於少年人的浪漫和好奇?不是的。作者告訴我們,他熱愛生活,更熱愛讀書,趕海也是一種半工半讀。為了繼續上學,掌握文化知識,就必須以掠海幫助生計。生活忠實地告訴他們一家不能沒有文化,為了學文化而去趕海,生活才總是充滿沉甸甸的希望。這就是少年林繼宗的壯誌,它化為無窮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生活的艱辛和大海的挑戰。

掠海的生活是艱難的,有時還會遇到不測。作者說,海的孤寂、執拗、荒涼與歎息,也會使你感到孤獨失落、悸動不安,甚至不寒而栗。那麼作為一個少年,除了一腔壯誌之外,靠什麼去化解這種精神的壓力和人生曆程的艱辛呢?那就是親情和友誼。媽媽在飯包裏偷偷放上兩隻熟雞蛋,為兒子讓出糧食定量,自己吃的卻是地瓜根和瓜頭菜尾。這種骨肉親情深深地打動了少年人的心,增添了掠海的勇氣和力量。而在趕海中與海友建立起來的生死不渝的友誼,更使少年的林繼宗滿懷信心地去搏擊風浪,手被虎仔魚螫著,阿杜幫助消痛,並摔死虎仔魚解恨。阿杜被大浪推入海溝,自己和另外兩個海友奮力搶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這種建立在與大自然搏鬥中的純真的友誼,是一曲人性的讚歌,在少年的心靈中鐫刻著一座情感的豐碑。

美與醜同在,善與惡共生。正如作品所告訴我們的,有海友便有海霸。他們凶狠可惡,劫掠趕海者的勞動果實,並將人毒打。但在醜惡與殘暴出現的地方,必有美善與友愛與之抗衡和對照。阿杜來不及逃脫,滿簍魚蝦被搶,還挨了耳光和拳頭。就在這時,作者不隻再三勸慰,還分出一半的魚給他,表現了對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真摯的友誼,體現了少年作者的胸襟和品格的一個方麵。

少年的林繼宗屬於生活的強者。他沒有被艱辛的日子所壓倒,對未來永遠充滿著美好的夢想和憧憬。所謂曆盡苦難,癡心不改,少年壯誌不言愁,正是那段生活的真實寫照。但我們不禁要說,這裏麵蘊伏著多麼巨大的精神力量,透射出多麼誘人的性格魅力!時至今日,作者說,每逢我上飯店吃海鮮的時候,遠去的那海風、那夜空、那長堤、那魚簍、那海水、那洶湧的波濤,便與眼前的霓虹燈、噴水柱、盆景、卡拉OK和空調機奇妙地交織在一起,不斷幻化著、運轉著,我百感交集。時代不同了,地位不同了,一切早已時過境遷。但我想,這不是一般的人生感慨,否則他眼前為什麼總是出現那一片藍幽幽的海水。這種戀海情結已經成為作者日後在人生道路上風雨兼程、不斷有所進取的精神動力,也是作者所獨自擁有的一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寶藏。

作品打破了線性思維的局限,運用蜂窩狀的結構方式,或者說借鑒電影蒙太奇鏡頭組接的方法,每篇短文就是一個畫麵或交響樂的一個樂段,組合起來表達某一情境或主題,給人以整體感和建築的立體美。這樣,係列散文對人生的多角度的透視,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斑斕和意蘊的深厚,也可以說,作者為讀者窺探自己的生活經曆和內心世界提供多個藝術窗口。這是係列散文的優越之處,也是作品的特點之一。其次是作品采取了真切的敘寫和詩情的融注相結合的手法,在看似平實貼切的描述中間或插進了充滿詩意的句段,這裏麵有人生的感悟,有哲理的揭示。像這樣的段落:“有純真的親情與友誼溫暖著,因此,麵對那一片藍幽幽的冷峻的海水,我和海友們的心總是熱的。暖流常在少年的心中湧蕩。”就很耐人尋味。

然而,無可否認,作品也存在不足之處。似乎寫得太實,筆還可放得更開,曆史、現今與少年的經曆似可揉合起來寫,使之具有更多的文化內涵,作品也會顯得更加豐滿和厚重。

199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