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過調查明白了肖斯啟的作為,認為過於貪色耗盡元氣,不幸而死。肖斯啟的老妻得知此事,大罵李季玲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舉報辦事大臣予以追究。紀曉嵐仔細問過此案的經過情形,認為疑點太多,不宜草率了結。紀曉嵐沒有驚動作案人,僅從知情者的口中了解到作案懷疑人之間的暖昧關係和平日的所作所為,心中已然明白了此事的大致隱情……
紀曉嵐拉住發怒的英傑,不讓他去動武,他氣呼呼地說:“寧可我不吃,也不準虧待我的馬。”說完他被孟劍秋勸坐在凳子上。
原來孟劍秋到馬廄查看他們的三匹馬時,發現他們的馬槽隻有少量的長苜蓿而沒有飼料。而辦事大臣以下的大小官員們的馬槽放滿了精料豌豆。而且他們的馬一律吃的是幹草,那些官員的馬卻吃的是鍘短了的嫩草。他氣憤不平去問喂馬的馬夫要飼料,得到的答複是飼料總管不準馬夫給紀曉嵐等人的三匹馬供應飼料。
孟劍秋質問馬夫做事不公,馬夫為難地說他愛護所有的馬,本想給這三匹馬也喂好料好草,但怕總管斥責,所以無可奈何,隻有昧著良心做事。
孟劍秋去找總管,總管不在,隻好忍氣吞聲地回來了。孟劍秋說三匹馬已被虧待了兩日。馬見到他直打冷戰,不住地踢足怒嘯,似乎心懷怨氣。他說他看到馬的神情,真想狠揍總管一頓。
紀曉嵐不平地說:“三匹馬的草料錢,我已交給總管,他也答應喂好,怎麼竟然如此?看來這個小人很勢力,他是看人下菜碟,因人待馬,讓人氣憤。不過,我們的處境不好,免不了馬也受歧視。我看生氣、打人都解決不了問題,還是以理服人,以智製人,為我們的馬討回公道吧!”
孟劍秋說:“莫非你去問大臣不成?”紀曉嵐搖頭說:“區區小事何必煩擾大臣,不值得一談。”
英傑又問:“那麼,你是去找總管論理?”紀曉嵐又搖頭:“此種勢力小人,不屑與他開口。如果跟他計較,倒降低了我的身份和人格。”
孟劍秋不解地說:“你究竟想怎麼辦?”英傑接著說:“是不是讓我們奪回草料?”紀曉嵐仍然搖頭不語。
過了一會兒,紀曉嵐從沉思中抬起頭,對他們悄聲說出了自己的主意。二人立即展顏一笑,齊聲說:“好辦法!”
天黑之後,孟劍秋悄悄溜進馬廄,把十匹官馬全都放倒在地,然後,把馬槽裏的剩料一起收攬到自己三匹馬的馬槽裏,任馬美食而光。然後,又把那十匹馬的短苜蓿移到這三匹馬的槽內,才悄悄溜出馬廄。
天亮之後,馬夫到馬廄,隻見十匹官馬全都臥地不起,另外三匹馬卻振鬃揚蹄,十分活躍。
馬夫以為這十匹馬吃飽了不願動,打來水飲馬,十匹馬卻不喝。他飲那站立的三匹馬,三匹馬一飲而盡。
他又照以往的做法給十馬倒進豌豆,十馬仍然不吃也不動。
送草也同樣不吃。他以為脹住了,心想到中午肯定會吃,便轉身離去了。
中午他到馬廄一看,十匹馬仍然不吃不動,感到情況不妙,立即報告給總管。總管親自喂料喂草,吆趕十馬站起,毫無作用,心想大事不好,一旦十馬死去,他絕無生路。他懷疑豌豆有毒,命令馬夫把豌豆捧去給三馬吃,三馬吃後毫無異狀,精神大振。他又命馬夫捧過短草,三馬吃得津津有味,元氣大增。
總管此時十分焦慮,考慮到這十匹馬都是西域的良駿,昂貴無比。十匹馬病死,必將引起十大官員的震怒,群起而攻,哪有他的活路?他走出馬廄抓耳撓腮,苦無良計,欲請良醫,又怕找不到,反而被官員們發覺責他失職,一怒之下,他竟然伸手打了馬夫兩記耳光。
正在此時,他忽然看見一人口中念念有詞而來,當即慌了手腳。
來人正是紀曉嵐。他手持書卷,掖夾公文,走近總管戲謔道:“天氣如此寒冷,竟壓不住你的火氣。因何大動肝火,出手打人?”
那總管一時慌亂,脫口言道:“他不盡心,十馬不食,害我不淺。”他說完自覺失口,趕忙又遮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讓你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