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絕嗣皇家晉王妃(完)(2 / 2)

累了,想孫子了,就回宮住些日子。

沒錯,在沒了燕王這個毒瘤,再加上皇室上下防範的緊,太子身子一切正常,在剛登基時就有了三子二女。

隨著後宮嬪妃越來越多,皇室凋零的血脈,憑借隆安帝一己之力,又旺了起來。

在隆安十年的時候,皇子公主就破了二十。

褚凡柔有時也會擔心,皇子多了,日後奪嫡又該多麼慘烈啊,皇位隻有一個,誰都想做,誰都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一場鬥爭是免不了的。

褚凡柔本以為她可能活不到那個時間,不用麵對奪嫡了。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

在隆安40年的時候,70歲的張皇後先崩逝,沒過幾個月,已經76歲的隆安帝也突然病重,沒來得及交代遺言,就撒手人寰,赫然崩逝。

先帝駕崩,儲君未定,大虞因爭奪皇位,亂了。

有資格、有勢力爭奪皇位的十六位皇子,在短短三日內,就先後被殺了三位,朝中大臣更是死傷無數。

若非大虞兵權無玉璽、聖旨無法調動。

眾王隻能憑借王府親兵奪位,大虞早就分崩離析了。

此時,已經垂垂老矣的褚凡柔,也顧不得傷心了,不得不出麵,在考察了一番後,以曆朝曆代都推崇嫡長子繼承為由,立了皇後之子兗王為新君。

首先兗王身為嫡長子,占據了大義;

又有她這位太皇太後、諸王的血親嫡皇祖母支持,在孝字麵前,有了大勢;

再加上邊境敵軍虎視眈眈,國家不能動亂,急需新君即位穩定朝政,這大是大非麵前,諸王也不得不低頭。

隆安40年7月,時年52歲的兗王在太皇太後、諸王、朝臣宗親的擁護下,在乾清宮即位,成為大虞第十位皇帝,年號大昌。

褚凡柔成為了大虞第三位太皇太後。

那年,她95歲。

大昌帝開拓不足,守成有餘,在他手上大虞領土沒有擴大,但也沒有縮小,因為沒有戰事,大昌帝主抓內務。

國內更加的繁榮昌盛,百姓相對來說也比較安樂,稅收有史以來最低,吏治有史以來最為清明,人口有史以來增速最大,糧食產量也隨之增收......

一時間,也算得上是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不過大昌帝晚年執政時,也像大多數帝王那般,寵信佞臣,大興土木,前十幾年的清明吏治,朝夕間複蘇。

甚至像彈簧似的反彈嚴重,更加猖獗了。

大虞朝大昌帝執政晚年,成為大虞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此時大虞建國已經239年。

除非再出一位英明的君主,否則數十年後難逃被新朝取代的命運。

在大昌帝昏庸初現端倪的時候,褚凡柔就發現了,但此時她也無能為力,做不了什麼了,隻能在臨崩前告誡了大昌帝一番,便合上了雙眼,崩於慈寧宮。

那年,她106歲。

史稱仁宗孝肅孫皇後。

史書上關於她的描述,有心狠手辣、手段強硬、權欲心重,也有好運眷顧的躺贏女子,最會享受的皇後、史上最長壽的皇後等等。

其中與兩宮太後的風波鬥爭,兩宮太後落敗,孫皇後完勝更是亮點。

後世屢次被拍攝為影視劇,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