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然八歲入商界當學徒,在下關謀得一店員,爾後,常往返於保山、緬甸經營茶葉、生絲、棉花、洋紗、黃絲、染料、紙煙及各種土特產品,由小而大,逐漸積累了資金,於十八歲之年另立門戶,在滇西重鎮九龍洲創辦龍洲祥商號,從此精於商道,加之注重信譽、管理得法,一躍成為雲南馳名的大商家。龍洲祥發展至民國初年,商業活動遍及國內各大商埠,上海、廣州、昆明、成都、重慶、麗江、中甸等地,甚至還經營進出口貿易,並逐步向工業發展,家業如日中天,洪泰然也成為馳名川滇藏的民族資本家。自古商場如戰場。洪家生意上的冤家對手是九龍洲的名門望族之後鄭家。鄭家當家立戶之人名叫鄭超群。鄭家的祖上何其顯赫。先祖鄭回乃唐朝瀘西縣令後為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第七代王尋閣勸的啟蒙先生,時任異牟尋的首席清平官。其後裔乃滅南詔自立大長和國的鄭買嗣。鄭氏一族曆經南詔國、大理國、元朝、明朝至清朝已是日薄西山、氣數已盡。一八八0年鄭超群出生時,鄭家已是家徒四壁、破敗不堪。鄭超群幾乎同時與洪泰然一起出外當學徒。二人同病相憐,又是同庚而生,相處為好友,並按民家風俗結為“老友”。
洪泰然早發跡,鄭超群原在洪家的龍洲祥商號做“馬腳子”,因與洪泰然關係不一般而升為管事,而後掌櫃,再後來羽翼逐漸豐滿,加之因好兩口大煙,多次被不準龍洲祥職員吸食鴉片的洪泰然斥責,一怒之下,幹脆脫離了洪家龍洲祥,自立門戶,由於積累了一定資金,在九龍洲自創德繼祥商號。鄭超群在生意上因熟諳洪家經營之道,逐漸演變為在九龍洲與洪家分庭抗禮、爭奪商機的商家。其妻段氏,於一九00年生子鄭達家。鄭家與洪家在九龍洲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因而雙方比富擺闊,廣置房產,互相爭鬥不止。鄭達家之妻高廣珍乃雲南民政廳廳長高廣財之妹,官方的後台比洪家要略勝一籌。鄭家因有高廣財撐腰,常常盛氣淩人。每憶及此,洪紫波心中甚是不平。時逢民國初年,軍閥掌控雲南的時局,土匪橫行鄉裏,生意場上你爭我奪、爾虞我詐之事時有發生,稍有不慎,傾家蕩產也隻在一瞬之間。如此人生際遇,如此生存態勢,加之新婚之夜做了如此奇異之夢,怎不令洪紫波輾轉反側、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洪紫波在床上翻來覆去感歎數聲,如此這般,反反複複,這才合上《周公解夢全書》,摟著嬌妻丁敏惠,漸漸進入夢鄉。
翌日一早,按民家習俗應是“吃魚飯”之日。名曰“吃魚飯”,餐桌之上,自然少不了酸辣魚這道名菜。魚和餘其音相諧,取“喜慶有餘”之意,象征幸福美滿,年年有餘。餐後,洪紫波攜丁敏惠雙雙為親朋好友敬茶。丁敏惠也將親手製作的孝敬公公、婆婆的鞋子奉上。洪泰然、吳氏笑納之後,讓下人將送給兒媳丁敏惠的金銀首飾、銀錢捧上,聊表接納洪家新人的心意。如此這般,丁敏惠又給夫君洪紫波也敬上一雙“會夫鞋”,洪紫波贈給丁敏惠的當然是厚重的禮金,因為這將作為丁敏惠今後的“私房錢”,供日後使用。
早餐定然是高朋滿座,觥籌交錯,新婚的洪紫波、丁敏惠不斷給席上嘉賓敬酒,洪家大院沉浸在婚宴喜慶的歡愉之中,洪泰然老爺更是喜上眉梢,頻頻作揖打拱,為即將抱孫子而欣喜不已,也為即將卸龍洲祥商號重任於洪紫波而感慨不已。
“吃魚飯”這日上午,鄭家大院雖然經曆正喜之夜土匪的侵擾、鄭達家負傷的折騰,也還是按照民家習俗,請來三親四戚,擺宴飲酒,這隻要從鄭超群掩飾不住的喜悅之中就可以看出鄭氏一族的歡欣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