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劉德的《隨駕筆談》,我們知道了聖天子在昭明四年南巡路上,路過哪裏就去和那裏的兄弟們聊天,做做思想工作,要麼給他們找事業回洛陽,要麼把孩子送去長安念書。
一路上也是在巡查大晉,看看地方上有沒有不幹人事的官員貴族,朝廷的產業有沒有被地方上貪墨,以及給這些地方定發展規劃。
比如吳國,有鹽,那看看能不能把鹽產業再改進改進,種稻子的,新農具和各種耕種能不能提升提升。】
本以為天子南巡是出去玩的眾人:……
這出去的路上本來就折騰累人,你第五小白居然還能一路之上幹這麼多的正經事嗎?
聽聽,這又是督察又是發展的,按你要辦的事情,你出巡十年都不夠用,怎麼昭明四年一口氣就訓了個遍的?
動不動就罵自家從前辣雞國君的諸學派們算是漲了見識,看看人家,人不在國都,該君主做的事情那是一樣不落,勤勉的我們都震驚,再想想以前自家的辣雞國君……啊呸!
公孫弘委婉上諫:“十三殿下,雖是為了大晉,但您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不必操之過急。”
看看現在的十三殿下,這麼小小一個,一想到他在大晉四處跑,甚至跑到越地那等窮鄉僻壤,丞相都為大晉的未來捏把汗。
咱有上天庇佑也得愛惜身體啊,殿下。
麵無表情的小白內心感覺不妙,這個眼神看我做什麼,公孫丞相!
沒來得及說的百官:!!!
我們都還是武帝的官員呢,怎麼就你一個這麼絲滑的成了未來天子的官員!
雖然說有了後人和上天的蓋章,大晉未來的主人隻會是十三殿下了,但我們還是要罵你叛徒。
叛變的那麼快幹什麼,等等我們啊!
【走到越國的時候,越國這個窮地方沒什麼礦,但是越王有按照聖天子的吩咐,去找幾個少見的植物,那就種植園開起來。
既然南方人少,那有限的人就必須再仔細利用,種植園同時也是南方的農業實驗基地,不同的稻子、能產澱粉可食用的芋頭,都在這裏試著培育。
而看到油菜花後,聖天子更是直接在越國開工坊,在越國榨油,讓菜籽油逐漸變成南方人的主流食用油。】
無人關注的第五嬰蹭的站起,眼睛都亮了兩個度。
“油!”
能吃的食用油!
並且以後是南方主流的食用油,可見產量也差不到哪裏去。
想要!
但是他的驚喜無人關注,宣政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小白,小白自己在大哥和大侄子的不斷騷擾之下搖頭閃避。
“別問我了,菜籽油一聽就是用菜籽榨的,這有什麼好問的。”
第五崇之一把按住小白:“問的是這菜籽長什麼樣,怎麼榨油,又不是現在讓你現場榨。”
百官紛紛點頭。
是啊,我們現在還整合中原呢,沒那個精力去管理南方,但是這事可以先記小本本上,以後一個個落實嘛!
【就是在這榨油的過程中,聖天子造出了我們曆史上第一口用來炒製食物的鐵鍋,並且他敏銳察覺到了越王的隱藏的天賦點,在離開越都前親自打了鐵鍋鐵勺送他。
越王就拿著這套原始廚具,把烹飪方式直接擴散,煎炸燉煮蒸燒烤悶,這些我們美食的基礎烹飪手法也在越王手中定型。
在越地的時候,越王珍惜食材,到手的食材處理了就快速製作,拿去給妃妾們品鑒,光一個炒菜,就玩出了花樣,不同食材的最佳炒製方式和時間都給越王試了出來。
在長安小學上課的時候,越王鼓勵自己騎射課學生的方式,就是獎勵優秀學生去自己家吃飯。隻要吃過越王做的飯的優秀學生,各個都對越王的飯念念不忘,以後做了將軍,做了部長、丞相,都時不時懷念。
越王晚年不上課的時候,就自己開了個酒樓,招募了一幫廚師,和他們天天混一起研究美食的藝術。
如果說老二是在死了以後,因為高壽成為壽星,老四那就是在活著的時候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晉廚神,現在更是所有廚師的祖師爺。
題外話,在美食相關的作品裏,越王總是廚師祭拜的那一個,而越王那口由聖天子親手打造的鐵鍋和鐵勺,更是無數讓廚師魂牽夢縈,是廚具中當之無愧的聖器!】
現在都沒成親,沒做奶爸,並沒有感覺自己多喜歡吃東西,對庖廚多有興趣的老四:你們後人誇我誇的這麼厲害,我這輩子要如果不成廚神了,那不是太對不起你們對我今天這頓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