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天子給種植園留下的種植方案,邾家全盤照做,那些未來是鎮南將軍的侍衛們遇上了什麼困難,邾家人幫著解決, 需要什麼物資,他們來回在越地和百越之間運送……

就這麼辛辛苦苦地給聖天子幹活,在更南邊的百越部落試圖北上攻打朱鳶、寧海部的時候,大晉種植園內部武裝力量傾巢而出,直接反攻南邊部落。

在拿下南邊部落之後,邾家算是終於等來了風口,不止是家族裏的能人開始幫著大晉官府經營南邊,他們家甚至拿到了能直達洛陽學宮的一個免考名額。

不要小看這個免考名額,洛陽學宮的免考名額很少,基本隻給對朝廷有貢獻的官員孩子,還隻給一個,同樣拿到了這個名額的是周信,大晉國考第一屆的第一名,溧陽學派曹珮的弟子,在敦煌風吹日曬辛苦幹活多年,把敦煌經營成大晉的絲路明珠。

剩下能直入學宮的,是藩屬國來的精英,人家有外交優勢。

智商是不能遺傳的,要知道我們現在的高級人才,你是博士兒子都說不定小學不及格呢,古代這方麵也一樣。

其他學科和人情世故,家庭條件好的還能幫襯,數學你怎麼幫襯?

洛陽學宮不止是入學考試必考數學,平時數學還是必修課呢,期末考核畢業考都有數學。就算是爹是洛陽學宮大學霸,孩子也不一定寫的來。

全大晉的賢才都在洛陽每年卷生卷死,每年能考上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與此同時,教育資源匱乏的南方,邾家卻能拿到一張學宮直通車票,含金量毋庸置疑。】

被點到名的周信正和老師曹珮一起收拾書籍準備出發去洛京呢,聽到自己的名字,很是迷茫的抬頭。

好消息,知道自己以後前途無量,老師和自己應該都入了大晉朝廷,並且他們都名留青史了。

壞消息,他以後要去敦煌這偏遠的大西北幹活幹個十多年。

曹珮大笑著,直接就對弟子誇讚起來。

“那考試定然是學宮所有人一起考的,你能力壓所有人贏的第一,想來以後的學問極好!但是也不要懈怠,以後聖天子繼位了,你好好考!”

周信:“……”

謝謝,老師,我會努力讀書,保住我未來的榮譽的。

全天下都準備去洛京的士人:謝謝,一想到我們考生考死,有人能免考,這個怒火確實是上來了。

遠在越地的邾家人可太懂這個免考名額是什麼含金量了。

洛陽學宮,那可是後人都蓋章定論的大晉最高學府,裏麵的都是各學派精英。他們在越地,這地方的教育資源可真是匱乏啊。

南楚也偏遠窮酸,但人家還有奇水學派,不算文化荒漠,他們越地卻是真的沒什麼教育資源,外麵的大賢不樂意過來,他們的人出去,人家覺得他們不是中原人,也不一定樂意收。

以後有一個這麼寶貴的名額,他們邾家一定要讓家裏最聰明的去學,學成了回家也能再造福家裏。

能做官,能讀書,邾家的舉家投資就很成功!

【邾家一直都在南方經營,去了洛陽學宮邾家子弟和曾經百越諸部的人才一起,學成歸來,回到他們的家鄉,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大晉官府一起,帶著當地人一點點改變自己的家鄉。

他們召集人手,設計水網、興修水利,改造土壤,把原始的南方大地,一點點改造成合適定居耕種的水田、茶園。

盡管大晉那時候,南方的經濟也就才是個萌芽階段,但在一代代晉人的努力之下,蠻荒一點點褪去,文明被播撒到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邾家人都沒想到,他們未來到底都跟著聖天子幹了什麼,居然能被後人如此銘記。

耕耘蠻荒,撒播文明,這麼高大上的形容詞,真的是聽得他們熱血澎湃,恨不得現在聖天子就能過來,他們全家立馬把自己打包好,跟著他走。

晉人也沒想到,還能聽著感動起來。

感謝後人誇獎,不過我們就算知道以後南方可以很宜居,現在也實在沒那個精力去發展,我們北方還需要先恢複元氣,休養生息呢。

話說回來,茶到底是什麼啊,字也沒見過,音也第一次聽,居然茶園還能和水田比肩,這麼重要的東西到底是做什麼的啊!

【說了這麼多昭明年間的璀璨群星,我們把目光看向那顆最耀眼的恒星——聖天子第五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