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存在很多的偏僻窮困的區域,這些地方大都因為沒有發達的交通樞紐,繁榮的經濟,開化的文明而鮮為人知,還要飽受自然災害,一年下來也沒有多少收成,汗流浹背的辛勤耕種隻換得了微薄寒酸的收入,但卻堅定了讓下一代從此走出這片荒村野地的信念。
高遠,17歲,是村子裏為數不多的三好學生,脾氣性格也溫和,與人為善,小心謹慎,話不多,再加上瘦得像塊木板似的身材在人群裏幾乎沒有存在感,但是他卻不像別的孩子,整天玩鬧戲耍,每天都擺出一張矮桌子和一張凳子把書放在上麵,認真仔細的溫習思考,常常會忘記了吃飯,隻有他的媽媽來提醒他才會想起這碼事,肚子才會又饑餓感,高遠每當這時都會苦笑著揉著肚子跟著媽媽到屋裏吃飯。
他的家庭環境不算富裕,還是村裏的低保戶,高原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出事故死了,聽說是在城裏打工不小心被工地上高空下落的重物砸死,找當事人解決,也隻是一次次的拖緩,直到最後賠了幾萬塊錢,當時高遠媽媽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麵,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會經常呆坐在村口的石頭上,盼望著丈夫能迎著晚霞回來,看著媽媽傷心的模樣,高遠想去安慰又怕舊事重提會更加悲慟,便就隻乖乖巧巧的不讓媽媽再多操心。
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好轉起來了,願意和高遠交流起來了,也沒有以前那麼哀傷了,隻是依舊的哀愁,重新振作,日子也回到了從前,但是從那以後高遠媽媽總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以後一定要在城裏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長此以往,這句話成了媽媽的口頭禪,吃飯的時候都會拿出來念叨幾句,這也成了高遠心中的目標,或許買了房子媽媽就會開心點。
給父親的牌位上了一炷香,兩人就圍著桌子吃飯了,尋尋常常的話,高遠已經聽了千百遍了,也認真的記下了,自己會努力實現這個承載著母親心願的目標。
不知何時買房大熱,進城成了村裏人們的趨勢所指,外出打工的人花光積蓄終於如願的買了城裏的幾十平,媽媽也開始了輪回反複的念咒,“誰誰去年買了一套城裏的房子,花了好多萬呢”,“老李家的兒子可牛了,不禁娶上了漂亮媳婦,還買了靠近市區的房子,真不知道他們的錢都是哪裏來的”等等,媽媽迫切想要買房的心情越來越高漲,也一直把這種觀念灌輸給高遠。
時光如梭,高遠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人生轉折點--高考。
距離高考不足兩個月了,這一年高遠19歲,沉重的心理壓力把他每天壓得喘不過氣,其中不光是高考所帶來的重大意義,還有媽媽的夙願--買一套城裏的房子,雙重的壓力下,高遠隻有每天把情緒用在發瘋似的讀書才能宣泄一點心裏的鬱積,天蒙蒙亮的時候就捧著書本研讀直到深夜甚至淩晨,天天頂著一雙熊貓眼的黑眼圈,為的就是能夠走出去,努力打拚買心中期盼已久的房子。
日子一天天逼近,高遠也顯得特別緊張難安,夜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最後還是挑著油燈繼續讀起書來排遣漫長的夜晚,高遠媽媽也會細心的泡好蜜棗茶給他,蚊蟲也熱鬧起來,叮咬高遠的手背腳背,用手去抓隻是換得了幾塊桃紅的鼓包,油燈的火焰上空不斷有蚊子烤燙發出的劈裏啪啦的細碎聲,書一頁一頁的翻過去,天色也逐漸發亮,困乏席卷而來,高遠才放下手裏的書本,爬到床上抓緊時間睡了一會。
再有一天就是高考了,村子裏敲鑼打鼓,鞭炮齊鳴,而高遠正在屋裏收拾著行李,因為縣城來的車很快就要走了。
以前都是媽媽收拾好自己伸手拿就行,現在真要自己動手,還真不知道該從哪裏著手,這時,簾布被掀起,高遠媽媽走了進來,利索快速的整理好了行李箱,把箱子靠著床邊,媽媽拉著高遠的手含淚道“遠兒,不要太緊張,媽媽相信你,你爸爸也會保佑你的,用心考,啊”拖著一段滿含慈愛的尾音就結束了談話,望著頭上幾縷還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白發,他流淚了,發誓一定要讓媽媽的願望成真。
高遠拖著行李箱上了巴士,車漸行漸遠,在回頭看看媽媽還在原地搖著手掌,高遠再度落淚,雪亮的淚珠浸透了眼眶,努力的咬著顫抖的嘴唇,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