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二中的崛起(1)(1 / 3)

新年過後,趙雲他們都回來了,他們在家裏麵過了一個喜慶的春節,我呢,還在放假,就成天和他們泡在一起了。媽媽要去雲南旅遊,剛好寧胖子也要去那邊兒處理些事情,蹭了我們家那麼多過年飯,怎麼也得幹點什麼不是,我就把照顧媽媽的任務交給他了,我的公司現在的業績還是很不錯的,當然,原來的駐地——那個學校的庫房通過媽媽我買了下來準備留作紀念,學校方麵也很好處理,20000元就給拿下了。

我送完媽媽去機場,在回去的路上,張同校長給我打了個電話說,要我回去學校看看。嗬嗬,有了點錢,為了聯係方便,我給公司的經理們都配上了傳呼機,自己和媽媽呢,也都用上了模擬信號的電話,貴是貴了點,但是,有了電話還真是方便不少了,有什麼事情不用跑來跑去的,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了。關於電話,有兩個故事,一個悲慘,一個就是無奈了。悲慘的那個是關於究竟是誰發明電話的,美國國會曾通過一項決議,指定從意大利移民到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才是電話的發明者,號稱“電話之父”的貝爾是一個“無恥的竊賊”。決議中講述了一個淒慘的故事。梅烏奇1808年出生在意大利,曾學習設計和機械工程,1850年移居到美國並加入了美國國籍。他在研究電擊療法時,發現聲音可以通過銅絲傳導,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由於妻子癱瘓在床,梅烏奇想出一個簡單的“通訊係統”,把妻子的房間和他在隔壁的實驗室連接起來,以便隨時有個照應。1860年,梅烏奇將他的“能夠講話的通信器”公開演示。但是,不會說英語的梅烏奇沒有辦法融入美國主流社會,自然也得不到應有的認可。更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乘坐蒸汽船時被嚴重燒傷,窮困潦倒的他無法把實驗繼續下去,更付不起250美元的永久專利注冊費。兩年後,曾和梅烏奇在一個實驗室工作的貝爾申請了電話永久專利權,並獲得當時大名鼎鼎的西聯電報公司一筆巨額合同。梅烏奇憤而提起上訴,當時最高法院同意以欺詐罪指控貝爾,但就在勝利的曙光就要顯現時,他卻於1889年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另外一個故事就顯得有點無奈了,發明手提無線電話、人稱無線通訊之父的葛洛斯(Al Gross),是今日無線電通訊產品的先驅者,但他的發明卻沒有機會為他帶來巨大財富。葛洛斯生於多倫多、長於克裏夫蘭,他於1956年一項醫學會議上展示自行製作的傳呼器原型並未獲得回響,與會醫生說他們在打高爾夫球時不想被打擾。數十年後,手機及呼叫機廣獲使用,讓葛洛斯甚為欣慰。因為看好手提無線電話的潛力,他的才能被美國軍方看中,美國軍方錄用葛洛斯進入策略服務局工作,此即中央情報局的先驅。在策略服務局工作期間,葛洛斯開發了地對空、使用電池的無線電,傳送距離最遠可達50公裏。憑此設備於二次大戰期間曾挽救無數人命,他也倍受讚揚。葛洛斯於戰後在克裏夫蘭開設公民無線公司(Citizens Radio Corp.),生產雙向無線電供民間使用,生意之興隆使葛洛斯得以金錢無虞、自由自在地繼續發明之途。1949年他設計出全球第一個無線傳呼器;接著於1951年開發出無線電話;1959年開始涉足航天太空領域,對飛彈上的數位計時裝置的開發有極大貢獻。不過,葛洛斯的發明並未為其帶來巨額財富,其中有很多點子已過了專利權追溯期。他一度對媒體表示:“我早生了35年,如果我對我的發明仍有專利權,比爾蓋茨也得靠邊站。”真的可惜他生不逢時啊,不過,這個世界還是因為他個人被改變了很多,他不幸早生,但是,他也讓世界的腳步提前了35年啊!做人還是要成為對別人有用的人,比較有成就感!

到達二中的時候,張校長說:“高三的同學馬上開課了,但是,有不少同學現在由於用腦過度,神經緊張導致失眠和神經衰弱了,家長們也都很擔心孩子的身體,要想點辦法啊,聽說各家都是到處找營養液、蜂王漿什麼的在給同學們補呢,學校也要采取點措施來幫幫大家,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也沒有什麼別的啊,動靜結合就好了,我學習累了我就出去玩,神經衰弱的主要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心理壓力太大,列寧老人家不是也提倡我們讀書的時候不忘記運動嗎?您看這樣好不好,咱們把操場都給它鋪上用顏料拌和好的沙子,球場、石板路和各個花圃就還照原來那樣,不要動,旁邊呢,修幾個噴水的池子,另外把外麵的圍牆換成玻璃鋼的,外邊的樹這樣光線也好,用的錢我出一半,學校出一半,我們肯定能把學校的環境弄出特色來。視覺上要有好的效果,然後,每天組織大家必須保證在沙子裏麵運動1個小時以上,學習累了,就可以出來透氣,讓他們在沙子裏麵折騰吧,這樣也不用擔心誰受傷的問題,精神累了,就出來讓肉體也累,都累了 ,他們自然就容易睡覺了,也就沒有什麼神經衰弱的問題了。再說,在沙子裏麵更加費力,可以更好的磨練下大家的意誌,等他們高考後,我覺得還可以再組織我們在校的學生進行野外生存訓練,人的意誌應該是在磨練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學校需要這種磨練的精神,我們為什麼不是名校,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我們的特色,沒有一種精神來象征,那麼,就讓堅強成為我們的象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