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前院東側三間廂房是李大釗伯父李任元的教學館址。1889年10月29日(農曆十月六日),李大釗就誕生在中院東廂房最北頭一間房內。現屋內陳列的板櫃、梳妝坐鏡、藍色花紋雙喜字撣瓶都是李大釗母親的遺物。兩個樟木箱子是李大釗同誌1924年1月到廣州開國民大會時買來的,後作為隨手使用的木箱。炕上有一個八仙桌,大釗幼年常在上吃飯、讀書。炕下放頂箱、立櫃、春凳、坐椅、八仙桌和紅漆板櫃等,大都是夫人趙紉蘭與大釗結婚時的嫁妝。櫃上有大釗留學日本時使用的兩個紅漆木茶盤和一個茶葉筒。這些遺物都是按原樣擺設的。李大釗幼年時喜歡後院廂房清淨,常到此讀書、習字、寫文章,後來,人們把這兩間廂房稱做“大釗書房”。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李大釗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大釗故居和李大釗紀念館每年都要接待大量參觀學習者和國內外遊客,成為革命偉人在北方故居中的一顆明珠。
從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出來,大家的臉色都有了點凝重,畢竟都是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骨子裏麵都是有愛國的精髓灌注的,看來,我們開了個好頭,革命前輩的精神和事跡已經深深的感動了大家,好,他們後來稱為“惡魔一個月”的特訓就要開始了。
參觀完革命故居之後,我們一行人就到達了聯係好的部隊駐地,那裏駐紮著一個乙等集團軍的連隊,在那裏我們將先進行一個星期的體能訓練,張校長代表學校支持部隊建設捐了2萬元錢,這也算是軍民共建吧,我們要接受教官們的嚴厲訓練了。
開始訓練之前,我和大家約法三章:既然是來接受鍛煉的,錢、物和通訊工具統一上交到帶隊老師那裏登記好;服從指揮;忍受不了可以提出退出。大家都同意了。王泰當上前說道:“同學們,我們在這裏接受軍事訓練,是為了保證之後的野外生存訓練能夠更好的進行,我可以先打個招呼給你們,這裏的訓練會很苦,很累,但是,之後的會更苦、更累,我們為什麼要自找苦吃呢?就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意誌,鍛煉體魄,刀是磨礪過的才會鋒利,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梅花香自苦寒來!野外生存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我和我的六個助手會在大家休息的時候給大家先普及一下。有一種財富名叫苦難,你們經曆的苦痛不夠多,這次就是你們的一次機會,想不想今後有段寶貴的回憶留在這裏呢?還是願意帶著遺憾離開呢?我們將根據你們在這七天的表現來決定之後的活動,希望到時候留下的人還夠多!每個堅持到最後的人都將獲得一枚獨特的紀念章,希望大家能把自己變得更加堅強起來。”
於是,我和這300個哥哥姐姐們一起就開始了接受磨難的日子,教官們都是部隊的班長,很嚴厲,但是對待我們也不會太過分到毆打的程度,(聽說招新兵的時候,有的新兵會被打的)隻是每天除了吃飯和午休共有三個小時休息時間,睡覺有八個小時之外,其他的時間都是在操練中,盡管我們的身體在沙子中經過摔打,但是,還是接受不了這樣的勞累,尤其是上午站軍姿的時候,原地不動的站40分鍾我們就受不了,當天站軍姿就暈倒25個女生,5個男生,還好沒我。訓練我們的班長搖頭歎息,“你看你們這些學生娃,何苦來這裏遭罪呢?我當新兵的時候,和你們差不多大,當時訓練站軍姿的時候經常要在大太陽下站一個小時的,有的時候加練,就要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知道當兵的不容易了吧!以後還是好好學習,多弄點科學技術的東西出來給國家,國家好了,估計我們也就能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