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來,爺爺已經起床了,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好之後,我陪著爺爺去公園晨練,爺爺對我的表現還算滿意。回來的時候,媽媽和寧胖子已經把早餐都準備好了,順便問了下我英語等級考試的事情,我說沒怎麼準備,但是覺得過關問題不大。
爺爺說:“我自己本身就是學曆史的,我們年輕時那個年代學外語主要是學俄語,那時候什麼都是老大哥的好啊,學起來也上心,到沒有覺得怎麼難,和英語就基本沒有怎麼接觸過,也不怎麼感興趣,畢竟是從事中國古代曆史的,我們協會那裏有幾個小夥子英語學的倒的呱呱的,講起話來能把外國人侃的一楞一楞的。我就問他們,你們怎麼把外語學好的啊?他們倒是先苦笑了一下,原來他們大學的時候學的也是曆史專業,他們也很愛這個學科,但是在大學裏麵不管什麼專業,英語都要參加過級考試,還特別耗費時間。教育部又要求把英語四級證書和學位證、畢業證掛鉤,英語專業的更慘,要考專業四級和專業八級,當年他們讀大學的時候,聽從老生的經驗和教誨,在第一學期趁時間寬鬆的時候拚命學英語,把四級過掉之後就可送口氣了,剩下的時間才能好好的學學專業的東西,他們比較慘的同學,有的是考了七、八次都沒有考過去的,畢業了還在繼續為那個破英語努力呢。之後呢,找工作人家要挑英語好的,考研究生英語也是很多人的老大難,真不知道這個社會是怎麼了,應試教育出來的英語人,從小就學英語,學了十多年英語的人,就是不會聽、說、寫;再說,除了專門的英語人才,在日常生活中你想說英語也沒有那個環境啊!後來他們聽了一個蘭州學生始創的叫什麼瘋狂英語,才覺得英語學起來有那麼點意思,學著學著就發現自己的變化了,發現自己也能有所感覺了。英語也能很自然的脫口而出了”
“那倒是挺不錯的,改天我也去看能不能買到。爺爺,其實我覺得學好英國人、美國人的英語可能有點難度,但是要是想對付中國現在的應試英語還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的啊,比如,就拿四級、六級還有研究生英語來說吧,考試模式基本一致,不過是難易程度不同而已。包括的內容有聽力、閱讀理解(包括翻譯)、單項選擇、完形填空(或者改錯)、寫作幾大塊,就拿我來說吧,我根本不背單詞的。聽力方麵,找本考試用的模擬磁帶,不停的聽兩星期,節奏就掌握了,而且那考題出的隻能說是弱智,
甲說:“嘿,您幹嘛呢!感情出去您也不叫我一聲,您今天買蔥了嗎?我這等著嗆鍋呢!”
乙說:“客氣了不是,我就出來見見風,今天沒有,我買了兩頭蒜,用的話先分您一頭,別客氣!”
四級的問題就是:乙買的是蔥還是蒜?
六級的問題就會是:乙剛剛去過什麼地方?
選擇答案:A人民廣場B市政府C菜市場D公園
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問題就會是:甲和乙最可能的關係是?
選擇答案:A朋友B戀人C夫妻D鄰居
博士研究生考試的問題就會是:甲最希望乙做什麼?
選擇答案:A請客B還債C轉身走開D自己去市場
這就是中國式的英語聽力考試,我都可以給它出題了,20分拿下14分一點問題沒有,我剛才說我不背單詞,拿著本辭典來背的人,不是天才就是瘋子。關鍵是大多數人兩者都不是啊!拿本閱讀理解的書,每天控製時間做4篇,再找點英文報紙,比如英語周報什麼的,堅持一個月就能和單詞混個臉兒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有20%單詞不認識太正常了,擴大閱讀量,就會猜主題大意了,做題的時候靠點邊,基本上錯的都很少,為嘛啊,考試的內容是從外國人那裏拿來的,但是出題依舊是按照中國人的邏輯思維進行的,40分拿到32分很正常,除非自己不爭氣那也沒有辦法。作文完全可以在閱讀理解那裏找幾個合適的句子,挑好了可以先寫在準考證上,再加上照搬過來的語法寫,那是絕對準確的語法,自己添點內容,少犯無知的錯誤,15分拿到最低的9分,這三大項加起來就有55分了吧,還有20個完形填空和30個單項填空,每題0.5分,25分怎麼也拿的到5分吧,這不就及格了嗎?即使碰上翻譯或者改錯,道理都是一樣的,抓好那三大項,怎麼也能及格的,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把英語考試看的那麼難,越是畏懼就越無法超越啊!問題的關鍵就是英語到底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去花費如此的時間精力去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