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 章謀劃(1 / 1)

“回太子,東西被退回來了。”太子在宮外另有別院,他有點等不及,沒有回宮,去了別院。回去便派人過來,想接月影過來一敘。

月影居然把東西都退了回來,他有點意外,又不覺得意外,這個月影,有點意思。

第二日朝會前,柳同就在殿外候著,見淩王過來,又是一陣寒暄,還要約下時間,正式去淩王府拜會。

柳同的姿態放得格外低,淩王也不好拒絕,隻得應了下來。

近日,各地均有奏報,河西一帶幹旱無雨,河東一帶卻久雨成澇,怕是等不到秋汛,就會形成大股山洪,河東的幾處堤壩怕是危險了。

兩處的災情楚寒早已收到消息,也與府中幕僚想了一些應對之法。

還是阿泥想起在一本遊記中記載過,北羌有一種作物,特別耐旱,收成會比小麥差點,但苗杆很壯,很高,可以做上好的草料。

所以,在旱情特別嚴重的幾個地方,楚寒已派人引導當地農人開始補種這種作物,希望能把農民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派人在的產糧地大量收購囤積舊糧,以防糧商抬高物價。

至於修固堤壩,隻是錢到位,不是什麼大問題。

南離已近十年沒和東盛正麵衝突,北羌人雖時有滋擾,卻沒大規模進犯,東盛的國庫尚算豐盈,隻是修堤壩的人選,聖上有些猶豫不定。

這種利國利民抬高聲望的事,自然是太子去合適,可之前對三皇子打壓之後,如今的朝堂,太子一家獨大,群臣唯太子馬首是瞻,總讓聖上心裏隱隱不快。

下朝後,柳同拋下巴結拉攏自己的幾撥人,快步趕上淩王,“修堤築壩,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聖上很重視。我戶部定當全力配合。淩王殿下可放手去做。”

柳同在暗示淩王,爭取能得到這件差事,有他在背後助力,這事隻能做好或者做得更好!

三皇子麼,楚寒尚有對付他的辦法,太子這裏倒是—

回到王府,淩王讓幕僚把之前收集的材料整理彙總一下,盡快擬一份治堤方策出來,自己明日就要主動請纓。

看著幾個幕僚手忙腳亂地翻看材料,為一條線路的修改,一塊灘塗的大小爭論,楚寒又想起阿泥來。

以前有她在,誰要知道哪方麵的情況,問她準沒錯。

“王爺,王爺,王爺!”近衛叫了幾聲,楚寒才反應過來,手上遞來一個封了火漆的大信封。近衛又附在楚寒耳邊低語幾句。

是阿泥派人找出來,送過來的。

早在開春,阿泥已根據古書所載,推算了今年可能會出現的天災,主人要做的事太多,她得多替主人留意著,謀劃著。

信封裏麵有河東諸縣幾個地方的采石場分布,農田和人口分布,以及當地土壤特性和舊堤圖紙,哪裏要改道,哪裏要加固,哪裏的土壤肥沃,可以多開墾農田,都在圖上作了標注。

厚厚的一遝紙,上麵密密麻麻的,都是阿泥寫的。不知阿泥看了多少書才找全這些東西,她永遠那麼懂他,無需言語,就知道要做什麼,他會需要什麼。

想著阿泥伏在書案前,一筆一畫記錄,分析,楚寒真想馬上擁她入懷,使勁抱著,一直不鬆開。

有了阿泥整理的材料,修築方略也很快完成。

下人為眾人端上茶點,楚寒拿起茶盞,抿了一口茶,怎麼和以前的味道不一樣?以前的茶水一直是苦中回甘的,入口也沒這麼澀。

“這些以前都是阿泥做的。”近衛看淩王看自己的目光帶著不滿,先開口解釋。

淩王府的近衛,多數幼年起就陪在楚寒身邊的,還有一些陪他上過戰場,私下裏的相處會比較隨意。

阿泥這幾日大概是被派了別的任務,王爺就橫也不對,豎也不對,書找不著了,衣裳也不對啦,點心不合口味啦,現在連茶也不對了。

回想這幾日的別扭,原來,自己的生活裏已經不能沒有阿泥了。

楚寒的心被一種甜蜜和酸澀填得滿滿的,恨不能飛到報月樓去。

可是阿泥說的對,大業未成,自己怎敢耽於兒女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