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源自我很久以前的一個夢。
我曾無數次在同一個夢中看見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那以後我時常想,會不會在每個人的意識裏都存在著一個不一樣的自我呢?於是,這段在流連中淡忘卻無法磨滅的記憶終被夢境所成就。
第一次嚐試寫這種帶有懸念色彩的故事,從構思到完稿再到整稿修稿,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而在這一年時間裏,我帶著這台跟隨我三年的筆記本漂泊了很多地方。完稿那天,我在香格裏拉。
暮春已接近尾聲,我的家鄉江南早已花開遍野,芬芳滿園,香格裏拉卻依然很冷很冷。夜晚燈火黃暈,我默默坐在廳堂一角,一邊聽和我同住一個客棧的朋友們圍著火爐打鼓唱歌,一邊敲下了“全文完”三個字。當時心裏一片釋然,因為我終於編織完了這個醞釀已久的夢;同時又有點淡淡的感傷,因為我給了訴意最完美的結局,但無法猜測自己的結局。
之後的幾天裏,我把這個故事從頭到尾溫習了一遍,苛責完美的性格使我總是強迫自己再三去修改。終稿完成的第二天,我孤身一人踏上了從大理到雙廊的汽車,這也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門旅行。
雙廊是離大理古城不遠的一個小鎮,麵朝洱海,山清水秀,不過和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她寧靜、古樸,有種原汁原味的美。我徘徊在洱海邊的石板路上,覺得自己就像個幽靈,四處飄遊。風吹過,路邊茶吧裏濃鬱的咖啡香散在空氣中,而我腦子裏像放電影一樣開始回放故事裏的一幕幕:失意落寞的訴意獨自彷徨在古鎮的老巷子裏,眉間清愁輕鎖,眼角惆悵氤氳,明明很努力卻無
論如何也觸摸不到記憶深處的曾經,明明很無奈卻偏要強迫自己看上去比平時更開心。
我感覺自己身上仿佛有訴意的影子。我開始莫名地失落,甚至分不清到底失落的是她還是我。洱海邊遊泳的小姑娘們笑語盈盈,我坐在一旁的石頭上吹風,相隔僅僅咫尺,卻無法被這種快樂的氛圍感染,直到夕陽西下,最後一絲餘輝在漣漪中慢慢散開,我豁然明白,那是因為我真正讀懂了自己筆下的她。
當天夜裏,晚風柔和,我靠在護欄上眺望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和月牙,時光像沙子漸漸從指縫間流逝,在我的細數中變淡。
旅程結束之際,我沿著古城的溪流往前,卻忍不住在陽光下回首,再回首……也許,終其一生我都不會忘記這段回憶。
誰在記憶裏流連,誰在記憶另一邊。
2011年5月9日 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