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本綺堂
作者簡介
岡本綺堂原名岡本敬二,1872年生於東京芝高輪,由於父親任職於英國公使館,岡本綺堂在十歲時便學習英語,然後愛上了英國的偵探小說。他從府立一中畢業後,進入東京日日新聞社工作,最初寫過書評、劇本,於1917年1月發表《阿文的鬼魂》並一舉成名。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裏,岡本綺堂創作了六十八篇小說,活躍在推理文壇。另外,他也寫了很多恐怖小說,如《青蛙堂鬼談話》、《偵探夜話》等。
一
我小的時候很喜歡聽各種各樣的怪談,雖然膽子並不大,但好奇心總會勝過膽怯而占主導。記得有一天,爸爸的舊友K叔叔對我說第二天他一個人看家,讓我過去玩兒。我想,健談的他一定會給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吧。
第二天晚飯過後,我如約趕往K叔叔家。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冬夜,有些刺骨,有些陰冷,再看看四周,江戶時代殘留下來的古老武士宅邸林立,陰森之氣逼人,膽子不大的我飛快地朝K叔叔家奔去。
原來,K嬸嬸應邀去看戲了,K叔叔下班後已經自己用了晚餐、洗了澡。我和K叔叔就這樣坐在煤油燈前,隨意地聊了起來。外麵的雨聲滴答滴答不停歇,夜色也似乎比往日更顯黑暗。但K叔叔好像並不太擔心嬸嬸,說已經請了人力車去接她。
沉默了幾分鍾之後,K叔叔端起茶杯,然而他並沒有把茶送進嘴裏,他的手停在半空中,神情嚴肅地看著我。
“這種晚上是不是很適合講鬼故事啊?不過,你這家夥很膽小啊。”
沒錯,聽鬼故事的時候,我總是喜歡一邊咬牙切齒、蜷縮著身子,一邊又忍不住繼續靠近講故事的人,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我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膽小鬼。
“K叔叔,你是說……”我突然想起了兩年前。
二
也許與受過武士教育有關,叔父對各種各樣的鬼魅傳說從不妄信。雖說他生於鬼故事層出不窮的江戶時代末期,從小就耳濡目染,但直到明治維新之後,他那固執的性子依舊沒有任何改變。無論何時,當小孩子們談論起神鬼傳說之類的故事時,叔父總會皺著眉頭看向別處。
然而,當我們幾個小孩又一次針對神鬼展開議論的時候,叔父的神色卻顯得格外凝重,還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句話:“也許這世界上,真的有我們無法解釋的事吧,就像阿文那件事……”
“阿文?阿文?”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叔父卻有意避而不談,似乎對剛才突然脫口而出的那句話感到後悔不已,再怎麼問他也得不到半句回答。
那時候我隻有十歲出頭,正是好奇心強烈的年紀,再加上對神鬼之事格外感興趣,更加堅定了探清“阿文”事件謎底的決心。放棄對叔父的追問之後,我仔細回想叔父說過的話,發現事件背後似乎隱約存在著一個人物,即K叔叔,他是父親自明治時代起就相知的舊友。我的心因為興奮撲通撲通地跳起來,我連一分鍾也等不下去,徑直飛奔到K叔叔家。
雖然著抱很大的希望,但最終還是落空了。K叔叔以“小孩子不要想這些無聊的事”為由拒絕了我的請求。我感到很奇怪,因為K叔叔平日裏是個非常健談的人,為什麼一談到阿文就變得冷靜、沉默起來?
接下來的兩年裏,沒有人再提起阿文的事,就連我這個執著的小孩子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慢慢把這名字拋到了九霄雲外。
兩年後,K叔叔再次向我提起了這個故事。
“你不是曾經問過我阿文的事嗎?現在講給你聽好嗎?”K叔叔打斷了我的思路,他突然的行為讓我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但堅定的眼神表現出我一定要聽個明白的決心。或許是受到我的眼神的鼓勵,也或許是早就想吐露自己的心事,K叔叔就這樣開始講述起阿文的故事。
三
事情發生在元治元年,K叔叔當年正好二十歲。當時有一位名叫鬆村的旗本,他學識淵博,尤其精通西學,在幕府頗有勢力。他有一個胞妹名叫阿道,幾年前嫁到小石川西江戶川端一戶名為小幡的旗本府上,兩人生有一女,名叫小春,當時隻有三歲。
一天,鬆村在家聽到敲門聲,開門後看到竟然是自己的胞妹阿道帶著小春回來了。鬆村問她為何麵無血色,出了什麼事,沒想到阿道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