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備戰北伐(2 / 2)

隻不過朝廷倉滿,隻為其一。

百姓需豐衣足食,手中存有餘糧,才是正途。”

龐統道:“從天下各郡報上來戶籍看,今年新生之嬰兒,有兩百萬之多。

百姓肯生子嗣,說明民間糧食必然豐足。”

劉琦道:“新生嬰兒乃大漢之未來,必須鼓勵婦人生育。

傳令下去,凡有新生兒之家,減免二十畝田地稅賦。

並給於婦人豬肉十斤,並兩千錢之獎勵。”

龐統笑道:“在這等激勵之下,明年新生之兒,恐怕要多出不止三百萬。”

“新生兒嘛,自然越多越好,”劉琦道。

這時太史慈又站出來道:“尊大王命,末將等在各地遴選青壯子弟,操練兵馬已達二十萬。

再加上之前舊卒老兵,總計兵馬已不下三十萬人。

既然糧草已經豐足,末將以為,可以考慮北伐之事。

平定河北,徹底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聽了太史慈的話,在場所有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雖然劉琦之前定下基調,這幾年要休養生息,恢複生產。

但誰心裏都繃著一根弦。

那就是河北尚未平定,益州還在割據,天下尚未統一。

所以大家所做的諸多努力,都是為了打贏這兩場戰爭。

其中,心腹大患自然還是河北袁紹。

諸葛亮接口道:“如今兵甲已足,糧草豐盈,當將帥三軍,北定河北,攘除奸凶,一統天下。”

龐統道:“據派往河北細作傳來消息,自袁紹從官渡敗退之後這兩年,其也在河北休養生息,恢複民力,並且卓有成效。

據估算,如今袁紹手中,已又操練七萬餘人,分別屯駐於白馬津與倉亭津。

顯然是要阻擊我方渡河。”

劉琦皺了皺眉道:“袁紹手中,恐怕遠不止七萬人。

那袁大將軍心高氣傲,眼高於頂。

自官渡戰敗之後,自然不能服氣,總想報一箭之仇。

他若集中所有軍力,恐怕足有十五萬之多。”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道:“若袁紹真有十五萬大軍,那又是一場血戰,恐怕又要生靈塗炭了。”

“就算真有十五萬大軍,也不足為懼,”太史慈道:“當初在官渡,袁紹軍二十餘萬,我軍十萬,尚且能夠大勝。

如今我方三十萬,袁軍十五萬,更是萬無一失。”

“決戰在所難免,”劉琦果斷的道:“要武力統一,必然要付出代價。

袁紹意圖依據黃河天險,割據河北,分裂對抗朝廷。

孤必讓灰飛煙滅,以警世人。”

劉琦心裏清楚,袁紹雖然官渡戰敗,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但實則並沒有傷到筋骨。

而且以袁紹高傲的性情,必然敗的不服氣。

就算賭上所有剩餘實力,也要報仇。

在真實的曆史上,曹袁官渡之戰後,還有一次倉亭之戰。

依然是袁氏發起,以袁紹失敗而告終。

直到倉亭戰敗,袁紹回去之後,這才氣的一命嗚呼。

隻不過,這一世劉琦所控製的地盤要遠大於河北。

袁紹自然不敢主動前來進攻,隻能被動防守。

“傳令下去,”劉琦吩咐道:“備戰從今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