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
今年入冬之後冷的早。
剛剛進入寒冬臘月,便寒風凜冽,大雪飄飄。
幸虧周邊糧食充足,衣食無憂。
從朝廷到百姓,全都躲在屋裏貓冬。
劉琦也整日,跟妻妾子女們躲在暖房裏,共享天倫之樂。
如沒有要緊之事,絕對不出門。
眾臣僚知道他這個習性,沒有要緊事也不來煩他。
反正大家各司其職,沒有他這個丞相,朝廷照樣運轉。
這一天,他起床還沒來得及洗漱,諸葛亮便急匆匆跑來稟報道:“大王,不好了,出大事了。”
“出了什麼大事?”劉琦看到諸葛亮慌張的樣子,不由心頭一凜。
要是普通事,諸葛亮絕對不會慌成這樣。
諸葛亮沉聲道:“剛剛收到消息,黃河昨夜突然從滎陽一帶決口。
大水傾瀉而下,周邊之管城、中牟、浚儀等十數座縣,盡數被衝毀。
所有開墾之千頃良田,全部毀於一旦。
還有上百萬百姓無家可歸。”
劉琦聽到稟報,頓時心裏緊繃,命令道:“立即調集糧草,準備救災。”
諸葛亮道:“之前一直在準備北伐,故而糧草都已運往北方。”
劉琦道:“現在天這麼冷,要是不立即施救,那上百萬災民,恐怕就會變成上百萬具屍體。
先將糧草帳篷等物調回來,拯救災民再說。
北伐之事,暫時擱置。”
“諾!”
諸葛亮領命,下去安排去了。
劉琦召集一眾文武在銀安殿議事。
大家情緒都很低落,顯得無精打采。
跟之前,剛剛定下來北伐時的興奮勁兒,簡直有天壤之別。
魏延憤憤的攥著拳頭道:“黃河怎麼突然就決口了呢?
還一下子如此猛烈,比之前任何一次決口都大。
幾個月的準備,毀於一旦。
想要趁著黃河冰封之時北伐,恐怕是不可能了。”
徐庶搖了搖頭道:“這兩年來積攢的糧食,都用來拯救災民,恐怕還有欠缺。
想要北伐,怕是要再等幾年了。”
龐統在旁邊陳默良久道:“我臨來之前查過地方誌,黃河決口,的確常常發生。
但像現在這樣,一次淹沒十幾個縣,史料上都沒有記載。
也就是說,這場水患,比史上任何一次都大。
我等正在準備北伐,黃河便爆發了史無前例之大水,是否太過巧合了些?”
魏延急問道:“你是說,這場大水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龐統搖了搖頭道:“我隻是猜測而已,並無真憑實據。”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侍從匆匆跑了進來,稟報道:“大王,大司農在黃河岸邊,發現巡河軍兵屍首。
俱是被人所殺。
數百名齊裝滿員之軍兵,旦夕之間全被滅口,必為袁軍所為。”
此言一出,殿內所有文武官員頓時一片嘩然。
黃河岸邊也並非全無守衛。
每處危險地段,都派有巡河官兵守衛。
正如諸葛亮所言,一次性將官兵全部殺死,一個不留,除了袁軍有這個實力,其他小股勢力根本不可能辦到。
再說,那些大股流寇勢力,也不會主動攻擊巡河的官兵。
“果如士元所料,真是袁紹派人幹的!”
“那袁氏號稱四世三公,袁紹竟然幹出如此下作之事,難道就不怕惹人嗤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