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民族
居住在南美玻利維亞西部叢林中的克羅加印第安人,人口有四萬多。以狩獵為生,過著原始生活。這個部族沒有一個人會說話。科學家們對他們的舌頭和口腔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的舌頭與常人不同,聲帶的自然壓縮部分不能發聲說話,隻能用手勢交談。
狗臉民族
在孟加拉灣東邊的安達曼群島,菲律賓酌呂宋島以及馬來半島上,迄今還居住著一些麵臨絕種的土著人。他們生著狗一樣的臉、牙齒和眼睛,男子的身高一般不超過1.5米。目前幸存者隻有500人左右。這些人是地球上迄今仍過著舊石器時代的殘存者。
順風耳民族
非洲的馬班族被稱為“順風耳民族”,那裏的人能聽到100碼遠的竊竊私語聲。他們所以有如此驚人的聽力,是因為生活在沒有噪聲汙染的環境中。
從不曾笑的民族
斯裏蘭卡的惠達族人,從來不會笑,也沒有笑臉。他們為什麼不會笑,是否是因為“笑神經”和笑的功能先天性衰退呢?至今尚不清楚。
生食新鮮動物的民族
生活在北極圈附近格陵蘭島嶼的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這四個字本意是生吃的意思),早在公元十世紀末,因紐特人就遷入格陵蘭北部定居,由於氣候寒冷,食物枯竭,他們隻能以狩獵海豹等海洋動物為生,並生食新鮮的動物體,久而久之,愛斯基摩人的名字也就取代了因紐特人。
生活在北部的愛斯基摩人,由於受氣溫條件的限製,對飲食不很講究,有什麼吃什麼,諸如海豹、海象、海龜、北美馴鹿、麝牛、海鳥和鱈魚等,都是現捕現吃,從不加工細做,就連長達2—3米的白熊也是現場就吃,吃不了的就埋進雪堆,待以後食用。愛斯基摩人以生肉為食,是長期養成的習慣。
不拿別人一針一線的民族
聚居在我國西南邊疆獨龍江畔的獨龍族人民,把未經許可,擅自拿別人的一針一線,視為世間莫大的恥辱。獨龍族人不習慣用鎖,也不需用鎖。人們離家外出,隻要根木棒在門前一橫,外人見了便知道主人不在家,就不會入內了。在山上發現野蜂、草藥、砍下柴火、木料,隻要在旁邊壓上一塊石頭,就表明此物已有了主人,別人見了,便不會去動了。出門遠行,為了減輕負擔,把返回時吃用的物品掛在沿途的樹上或岩洞裏;山上的糧食收割後放在野外,就地搭個遮雨防潮的棚子……獨龍族人寧可自己餓死,也不會去偷吃。他們揀到別人遺失的東西,也不會據為己有。如果知道失主就千方百計送還。
洗花水浴
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那天,各家老小成群結隊地去江河中洗新年浴,洗去身上的一切汙穢。洗前先將一籃鮮花辦撤在水麵上,然後跳進花水中沐浴,並用鮮豔的花瓣揉搓全身,以求幸福吉利。
噴嚏帶來幸福
保加利亞人除夕的午夜,當鍾敲過十二點時,都要把燈熄滅三分鍾,然後再重放光明。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長將把第一隻羊羔,第一頭牛犢或第一匹馬駒許給打噴嚏的人。
送魔鬼迎吉星
朝鮮人過新年與我國的習俗大體相同,但他們有一個特有的送鬼活動,元旦前夕他們先紮好一個稻草人,裝一些錢在裏麵,等除夕午夜後將稻草人丟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魔鬼,迎來吉星。
第一隻腳
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午夜過後,朝屋裏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是個快樂、幸福、有錢的人,主人將全年吉利,如果是個憂傷、不幸、貧窮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將困難倒黴。
爬樹比賽
德國人有個習慣,新年時比賽爬高。每村選一棵又直又高的樹,砍去樹枝,元旦的清晨,小夥子們順著光溜溜的樹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潑水去舊
在古巴,除夕之夜男女老少盡情地玩耍跳舞唱歌,但是按習慣每人必須準備一碗清水,等午夜的鍾聲敲過十二響後,每人把各自的一碗水潑到室外去,以示去舊迎新。
“太陽國”
位於澳大利亞中西部的匹塔傑恩部落區,白天酷熱,夜間則滴水成冰。不過當地的土著人赤裸睡於地上全身體溫仍能保持正常,但四肢則逐漸變冷。早上起來後,他們需圍成一圈跺腳,日出前四肢即恢複正常。
“月亮國”
在巴西望海東部林索伊斯小島上居住著約有300人的部落,他們白天不管男女老幼均躲在房間裏呼呼大睡,夜幕降臨後才紛紛外出從事各種活動,因此被人們稱作“月亮的兒女”。據調查這是由於近親結婚而造成的一種家庭遺傳病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