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發怒的原因,居然是為了一個不成器的皇子?
為了李兆,去開罪一個朝廷大臣,這件事怎麼看都是違反常理啊。
李兆將地上被李明乾摔碎的玉盞撿起來,朝李明乾遞了個眼神,李明乾當即領悟了自己兒子的意思。
李兆開口道:“父皇,謝大人既是為國事而來,父皇還是見一麵得好。”
高忠賢暗道,這九皇子的腦子也不好使啊,陛下這正在氣頭上,他居然還敢出言相勸?
這下好了,陛下絕對會把怒火轉移到九皇子身上...
“嗯,如此也好,讓謝東陽進來吧。”
同意了?
高忠賢的頭上頂著一個大大的問號,啊?這就行了?
心裏疑惑不已,這九皇子到底是給陛下吃了什麼迷魂藥?還是下了什麼蠱?陛下居然會聽他的話?
......
“閣老,陛下讓您進去。”
高忠賢接著小聲道:“是九皇子開口,陛下才同意的...”
謝東陽歎了口氣,雖然他看不上李兆,但這一次倒是全靠這九皇子,才算是保住了他的麵子。
不然首輔大臣被皇帝罵出宮門,這樣的事情傳出去,自己這幾十年的清譽就保不住了。
謝東陽恭敬的抬手行禮。
“臣謝東陽,參見陛下!”
李兆站在一旁打量著謝東陽,心道,這謝東陽不愧是原著裏的忠臣楷模,光是看這一副賣相,就是一個正麵人物。
李明乾神色不變的看著謝東陽:“何事?”
李兆此時覺得,自己老爹雖然當皇帝的本事沒有,但裝皇帝的演技還是在線。
如果不是自己和他對上了暗號,光看他現在的氣勢,絕對會被騙過去。
“這是今年春闈擬定的章程,還請陛下過目。”
謝東陽將冊子遞上去,不經意的看了李兆一眼,卻是發現李兆也在看著自己,而且還微笑著點點頭。
李兆開口道:“雖然我久居江南,但也是經常聽聞謝大人的事跡,時常深受啟發,剛才我與父皇亦是在談論一件國事,倒是我耽誤了謝大人。”
謝東陽心裏的怨氣消散了不少,於是接著問道:“不知陛下與殿下所談論的是何事?”
“削藩。”
這兩個字一出,謝東陽臉上的神情變得不自然起來。
“陛下,削藩一事已然箭在弦上,陛下是否還有其他顧慮?”
李明乾將手中的冊子放下,心裏暗道,你這老家夥,要不是我兒子提醒我,削藩會引起造反,老子還真就信了你的邪...
“謝卿,春闈之事便依照章程來吧。”
李明乾目光清冷的看了謝東陽一眼:“至於削藩的事情,還得從長計議,明日上朝朕再與大臣們商議。”
“可是陛下...削藩之事已不得不...”
“好了,退下吧,朕乏了。”
謝東陽苦澀的拱拱手,帶著冊子轉身離去。
李兆搖了搖頭,雖然削藩對於加強中央皇權來說,是一件好事,而且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畢竟藩王的勢力日漸成長,可以預料到不出十年,藩王的權力便會威脅到皇權,眼前已經是初見端倪。
謝東陽等人也並不無私心,隻是這件事被他們想得太簡單,也做得太糙了...
原著裏就是謝東陽和幾個大臣攛掇李明乾削藩,將各地藩王的封地收回,尤其是收回兵權,這才導致幾年後的藩王作亂,尤其是燕王,直接是打著鏟除奸臣的名號出兵造反。
眼看謝東陽離去,李明乾才鬆了口氣,大咧咧的將茶盞拿起來喝了一口。
“兒子,不削藩是不是就沒事了?”
李兆搖頭道:“削藩還是得削,但是怎麼削,什麼時候削,削多少,還得慢慢來。”
李明乾生無可戀的拿起一本奏折。
“當皇帝真他娘的累,你是不知道,天天都得看奏折,你爹我隻有初中文化水平,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也幸虧之前你媽拖著我看甄嬛傳,不然我連皇帝怎麼當都不知道...”
李兆慶幸的則是,大唐有內閣製度,很多事情都由內閣擬定章程,票擬出結果後再由皇帝定奪。
不然憑自己老爹這兩把刷子,這兩個月時間,怕是已經把大唐整的烏煙瘴氣了。
李明乾突然開口道:“兒啊,要不然我明天立你當太子,後天我就退位,你來當皇帝,然後我就當個吃喝嫖賭的太上皇...”
李兆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心道,你生怕我不被那幾個皇子給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