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彎”轉得好
杜主編:
我是一名退休老幹部,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同時偏愛美術,一生收藏的連環畫、漫畫、人物畫甚多。清閑時翻出來瀏覽,總能獲得不同的情趣,謂之一樂。近年通過訂閱《小說選刊》,我不僅欣賞了高水平的小說作品,也領略到了貴刊插圖給我帶來的快樂。我沒有調查,不知道總體的狀況,單就《小說選刊》堅持文圖並重,聘請美術專家,“每期不缺,定人定量”搞插圖的舉措,在全國恐怕不多。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人敬佩。我從小就對古典繡像章回小說特別感興趣,它對我後來偏愛美術起了引導作用。現在閉上眼睛仍能記清那些膾炙人口、很經典的插圖畫麵,如“虎牢關三雄戰呂布”、“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至今深刻腦際。甚至可以背出華三川、施大畏、劉繼卣等一大串繪畫名家的名字。正因為如此,凡遇有插圖的文章,我必細看,並通過閱讀文章,品評插圖抓取情節是否恰當、表達得是否準確等,來衡量插圖的藝術水平。這已成為慣例,對《小說選刊》亦是如此。
《小說選刊》第六期的插圖,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有創新,有變化,令人欣喜,突出的有兩點:
一是插圖有了新轉軌。過去《小說選刊》的插圖隻著重於中篇小說,短篇沒有。以篇幅長短為定論,讓我困惑過,第六期一反常態,六幅插圖,中、短篇各半,這個變化讓人高興,說明了刊物尊重和傾聽了讀者的意見,看重了作品的精彩情節,突破了舊框,開拓了視野。
二是插圖提升了質量。六幅插圖更加追求構圖的簡潔明亮,色彩協調,工筆更細,帶有年畫般的情趣,更富於欣賞性;有的堅持自己特有的風格,在抓取人物性格上有了新創意。安玉民的“飛馬劈惡狼”插圖,一反往日水彩淡墨的風格,運用國畫筆觸,嫻熟地刻畫出作品主人的精氣神,動感豐富,讓人久看不厭,堪稱上乘佳作。
我不知道插圖的構想框定是由誰來做主的,若是單由畫者定奪,不如編繪雙方商定,集思廣益,畫麵會選得準些,恰當些。《家鄉有人真兒氣》的插圖,如果換成“缺圈媽”的情節,可能效果會更好。
提的不一定準,望能理解。
山西省孝義市居義小區538號 郭聚義
再給貴刊提意見
杜主編您好:
2007年7月份第1次從郵局報刊亭“相識”《小說選刊》至今年(2012年)6月,60期雜誌,我一期也沒有落下,這充分說明我對《小說選刊》“情有獨鍾”。在以往年份的讀者評刊中,我提出的取消“掌上小說”和增加小說寫作技巧方麵文章的建議,看得出來,貴刊也接受了,這說明貴刊把每一條讀者建議都放在心上。還有我提出的盡量不要出現錯別字的建議,貴刊也改進了不少。2012年第6期《歲月有痕》我覺得是一篇好小說。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劉複生的評論《缺乏書寫深度的一篇小說》,不僅讓人覺得牽強附會,而且他在第64頁順數第四段倒數第六行和第五行說“小說一開頭就寫金日成去世在薑承先們中間引發的關注,是大有深意的一筆”,聯係《歲月有痕》,小說一開頭提到去世的朝鮮領導人,雖未直說,但應該是金正日而非金日成。因為在《歲月有痕》原稿第65頁順數第15段,周國章對薑承先說“後來一直沒見過你,有五十多年了吧”,而“反右”鬥爭是1957年6月進行的,過了50多年,就至少是2007年了。而金日成是1994年7月去世的,顯然沒有周國章所說的50多年沒見麵那麼長。《歲月有痕》中所提到的去世的朝鮮領導人應該是2011年12月17日去世的金正日。這裏,劉複生教授顯然是搞錯了。古語雲:“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希望劉複生教授在以後的評論中,“熟讀深思”再論之,也希望《小說選刊》編輯多加審核,讓《小說選刊》越來越完美,經受住讀者和曆史的檢驗。
代問《小說選刊》全體編輯好!
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周慶榮
我讀《群眾藝術》
尊敬的杜主編,您好!
我是貴刊的長期訂閱者,不僅如此,我還推薦本單位的文學愛好者訂閱貴刊。每當貴刊上有好文章麵世,我們常常奔走相告,為之激動不已。
捧讀貴刊今年第7期,一股清新之風撲麵而來,尤其是本期選發的作家王懷宇先生的《群眾藝術》,那真是上佳之作,實話說,我已很久沒有讀到這種令人振聾發聵的優秀作品了。
《群眾藝術》以“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的市群眾藝術館評定副高職稱事件為小說的軸心,以輕鬆、詼謔而幽默的筆調,敘寫了五個各有千秋的申報者激烈爭奪三個副高指標的故事。通過“局外人”閻無忌和大仙的巧妙穿插,使整篇小說一波三折,結局更是出人意料。在近乎殘酷的明爭暗鬥中,小說中各路人物紛紛粉墨登場,大劉、孔春苑、穆大海等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威逼、或利誘、或出賣色相;許家逸在無奈之下也被迫使出了殺手鐧……真可謂驚險詭譎,波翻浪湧。通過“職稱事件”,窺見了人性的卑瑣和充滿私欲的眾生相。莫測高深的“群眾藝術”,留給讀者的不僅僅是嘲諷、調侃與深重的歎息,更有其深刻的現實批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