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高句麗,一個令人尊敬的對手
從東漢末年分裂到北魏重新統一,遼東基本上就是漢族政權與高句麗的一曲爭霸史。這段曆史也因漢族政權統治重心的改變而呈現出一種規律性的巧合:
公孫氏近,與高句麗關係緊張;
魏國遠,與高句麗關係緩和;
慕容燕國近,與高句麗關係緊張;
前秦遠,與高句麗關係緩和;
後燕近,與高句麗關係緊張;
北燕近,但是弱,與高句麗關係緩和;
北魏遠,但是強大,與高句麗關係又緊張起來。
然而,此時的高句麗已非當年那個任由擺布的邊地小國。長壽王末年時,高句麗已經是一個東西兩千裏、南北千餘裏的龐然大國:東臨日本海,與倭國相對;西臨遼海,與北魏的青徐沿海遙遙相望;南到漢江流域,自牙山灣經鳥嶺、竹嶺到平海與百濟、新羅接壤;西北與北魏以遼河為界,東北到達鬆花江流域,是高句麗疆域最為廣闊的全盛時期。
經過三個世紀的不懈努力,高句麗終於取代中原漢族政權成為整個東北亞地區的霸主。
隻有擁有血性和韌勁的民族,方能在優勝劣汰中生存繁衍下去,高句麗人用三個世紀來實現一個偉大的夢想。也許在中原漢人看來,他們占據的不過是區區遼東之地,隻要中原王朝再度統一強盛,這片土地還是會回歸正統;但是對高句麗人來說,奪取遼東,就是整個民族最為輝煌的一刻。
拋開胡漢之別、民族之見,高句麗人的頑強和韌勁,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當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上一代少數民族逐漸消亡在曆史長河中,契丹、黨項、吐蕃等新興少數民族蓬勃崛起之時,高句麗,這個跨越了秦漢大一統、魏晉南北朝大亂世、隋唐盛世的古老民族,也將隨著新一輪的東北亞爭霸而迎來曆史和命運最嚴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