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救助(1 / 1)

沛南

夏天的一個午後,我給放在陽台上的幾盆花木澆水。在澆石榴時,看到有幾隻黃螞蟻浮在水麵掙紮著,我知道,螞蟻雖不會遊泳,但它們是些生命力極強的小生靈。我沒有對它們實施救援,因為花盆中的水幾分鍾後就會滲下去,螞蟻們就可以自由著陸了,決無生命危險的。

不一會兒,水沒有了。幾隻螞蟻在濕漉漉的泥土上又恢複了正常活動,但有兩隻不幸的黃螞蟻被濕泥埋住了半截身子,在那裏努力掙紮著向外爬,可又爬不出來。我想我還是應該做點什麼,來助這兩個遇難者一臂之力。我必須找一個細小的工具。不然,用手指或稍微粗點兒的棍棒,都有可能將救助變成殺生。但是,當我從室內取了一枚大頭針走出來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兩隻被埋的螞蟻正被另外兩隻同伴在救助著,那兩隻來救助的黃螞蟻正在用力向外拉扯它們的同伴。我放棄了最初的念頭,看著這兩隻英勇救助的同伴,靜靜地感受著這個令我感動的情景。

一隻螞蟻先被同伴救了出來,另一隻在救助者的努力拉扯下,也從泥土中拔出了身子。它們在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試探了一番後,便迅速地逃離了。奇怪的是,有一隻救援的黃螞蟻,在救出同伴後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救助現場繼續銜咬泥土,似乎下麵還有什麼東西被埋著,我想看個究竟,就沒有打擾它。不久,我看到有一對小小的觸角晃動著露了出來,原來下麵還有一隻遇難的螞蟻。這次我必須要幫助它們了,因為這場“水災”是我造成的。我在這些小小生靈麵前是應該負責的,甚至可以說是罪過。

我極其小心地用針尖挑開泥土,果然有一隻小螞蟻露了出來。救助的黃螞蟻看到同伴後立即上前去親吻觸摸,並試圖將它銜走。這時被救助的螞蟻已經恢複過來,與救助的螞蟻互相用觸角碰了一下,便一起離開了。

我不是昆蟲學家,不知道螞蟻的救助行為是一種偶然還是自然的本能,但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它們確實是表現出了一種我們人類所應該具有的精神。

心靈寄語

螞蟻雖小,但它們具有團隊精神,也許我們人類正是應該學習螞蟻求助同類的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又仿佛看到“5·12”四川汶川地震人們采取自救的場麵,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在餘震不斷的廢墟上拚命地救助那些埋在廢墟裏的人們,他們不正是發揚了那種鍥而不舍的團隊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