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起風雲 第八十三章 戰局(1 / 2)

呂布很輕易的就降服了俘虜的鮮卑人,讓這些鮮卑人心甘情願的為自己幹活,這一點很是讓李肅、張燕等身邊的人們不可理解。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想象一個人僅憑一些勇武的威名就能輕易地嚇倒這些生性野蠻的鮮卑人。

其實呂布對此是很有把握的。

沒有做過呂布的敵人的人,永遠難以理解那種朝不保夕的恐懼感!當年宴荔遊手握數十萬牧民,數萬直屬大軍,四處圍剿呂布,卻被呂布神出鬼沒、東躲西藏的幹掉了手下的十幾個小部落,更有無數的想要成名的鮮卑勇士栽倒在呂布的方天畫戟之下,弄的最後宴荔遊隻得單方麵取消對呂布的追殺令,草草的結束了事。

因為就連宴荔遊也受不了呂布的這種日日夜夜的零敲碎打的威脅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許呂布就會橫槍躍馬,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麵前,一戟取走了自己的人頭。而將近兩年日複一日的對呂布的追殺圍剿,也已經讓宴荔遊手下的牧民們疲乏之極,勢力萎縮的厲害,而西部鮮卑宴荔遊的另一個巨大威脅,日律推演卻日漸強大起來。

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講,宴荔遊都已經撐不下去了。所以他恥辱的撤回了追殺令,向呂布投降。此舉更加的助長了貪狼呂布在整個大草原上縱橫無敵的威名,從此之後,再沒有鮮卑人質疑呂布的強悍無敵,甚至有一些少年鮮卑人千裏迢迢的尋找呂布,想要追隨他們心中最為強大的英雄。

是的!英雄,鮮卑人從來沒有過於強盛的是非觀,他們隻承認實力的強大,實力是一切判斷的基礎。如果不是呂布的血統是漢族,並且呂布從沒有扯起旗杆建立自己的部族的行為,呂布早就追隨者如雲,成為草原上一個最新崛起的強大勢力了。

所以,呂布對降服這些鮮卑人很有把握,這是基於呂布對鮮卑人的透徹了解之上做出的行為。而不明白其中詳實的李肅等人自是理解不了。

———————————————————————————————————————

打了幾場勝仗,繳獲了許多,大風營的將士們都是興高采烈,而最為令人高興的卻是經過幾場刻意為之的戰術演練,大風營的將士們都弄清楚了所謂的狼騎戰術是如此的強大,如此的神奇。在重騎輕騎的互相配合下,幾乎沒有人能夠在正麵衝鋒中給大風營帶來哪怕是一點點的麻煩。

在眼前的鮮卑人麵前,狼騎戰術是無敵的。

比起騎射來,久經訓練的輕騎兵要稍強於鮮卑騎兵,而經過熟練的換馬策略,經過了長期的訓練之後,輕騎兵的機動力比鮮卑人還要強悍,再加上甲胄和兵器的優越,陣列戰術的嫻熟,輕騎兵的綜合戰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鮮卑人。

而重騎兵更是強悍無敵,渾身鐵甲,馬匹也掛上了皮甲的重騎兵簡直就是戰場上的移動堡壘,又有著所向披靡的衝擊力,在正麵對抗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所謂精銳能給重騎兵帶來威脅。

而重騎兵和輕騎兵結合後,漸次衝鋒,這樣的配合讓大風營整體威力更是倍增。

現在,經過了幾次演練後,大風營全體上下都有了這樣一種自信,那就是野戰沙場,沒有四五倍的兵力,胡人根本不可能對大風營造成威脅。

而一兩個倍數的胡人,在大風營麵前就隻能成為被宰割蹂躪的對象,這一點毫無置疑。

眾人信心爆棚之下,竟紛紛提議到原平城下邀戰,一戰擊垮了闕居了事,大帳裏竟有一小半的軍官認為這樣也無不可!呂布不由得對這樣的迅速膨脹的信心感到哭笑不得。

看來,這軍心士氣太高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

而原平城中,闕居已是氣的七竅生煙,怎麼可能,什麼時候原平周圍來了這樣的大隊人馬,這廣布草原的數萬遊騎都是吃素的嗎?至於前方近十萬檀石槐率領的大軍梳理過去,竟然也沒有發現?

從來隻有鮮卑人大縱深,大範圍的機動騷擾,什麼時候輪到漢人對自己施展這種戰術了。身為打了幾十年的這種爛仗的闕居深深懂得,這樣的戰術是多麼的令人頭疼。即使是鮮卑人也是這樣。

闕居已經接到了七八份戰報,都是在部落被掃蕩後偵察到的情況。到現在為止闕居不知道對方的主將是誰,有多大規模。隻能憑著戰場上留下的痕跡可以判斷出對方是裝備良好的漢軍,全是騎兵,戰場的痕跡也顯示出這些漢軍戰力非常之強,迅速的就擊敗全殲了鮮卑部族,而對方外圍的部隊也顯示出對方分工明確,規模龐大,應該不下於五千人之眾。

這樣規模戰力的騎軍,闕居是不敢輕易的打出自己手中的牌的。自己手下隻有兩萬人馬,能夠靈活調動的肯定不能超過一萬五千人,這樣的比例很難和五千的精銳漢軍打成漂亮的殲滅戰的。而戰事稍有拖延,原平這邊卻不知會不會有什麼變故發生,如果那樣闕居就真的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