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最微小的昆蟲(1 / 2)

可聽張大軍繼續講下去時,我們才知道他為什麼要說起這些。

張大軍仍然沿著這個話題繼續講下去:“因此,我們這些毒物研究者,不隻研究沒有生命的物質,還會研究各種生物和有機體,尤其是那些有毒的生物。我接觸過最怪異的一種生物,覺得好像的和今天這種烏雲有些聯係。

這種生物的發現,和俄國一次地質勘探行動有關。

那是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正是美蘇冷戰最激烈的時候,兩國都拚盡國力,進行武器競賽,一隊蘇聯最頂尖的地質學家和礦物學家,悄悄進入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地區,去那裏尋找具有戰略價值的礦產資源。

這隊蘇聯的科學家們在那裏的山脈裏、發現了一個深洞。那個洞深不見底,這種洞對地質學家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因為這種豎直的深洞,貫穿了不同時期的底層,隻要研究其橫切麵,就可以發現不同地層的礦產分布,而不用再人工鑽洞了。

因為那個洞口直徑有四五米,所以容得下三個人坐在吊筐裏直接下去,而當三個地質學家坐在吊筐下去後,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

一開始,三個地質學家降下去的距離有十多米,他們在這一地層中發現了很重要的礦石,那些礦石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算是收獲頗豐,隨後,他們下降的距離逐漸增加。當降到大概有二十多米時,上麵的人覺得繩子劇烈的抖動起來,好像下麵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連忙用對講機和下麵的人聯係,但卻沒任何反應,他們覺得不對勁,連忙用軲轆把筐升上來。

等筐快升到井口的位置時,他們才發現筐裏那三位地質學家,已經癱倒在筐裏,七竅流血,大家連忙七手八腳地把那三個人抬出來,發現三人已經停止了呼吸,為了弄清他們三人的死亡原因,三人的屍體被送去解剖,而解剖的結果,卻令人極度震驚——那三個人的內髒、鼻腔、口腔、甚至大腦裏的軟組織,全都消失了,隻剩下了些血肉模糊的泡沫,好像是那三個人的內部器官被什麼東西吃掉了,隻剩下換一個空殼,這實在是太可怕、也太不可思議了!

更恐怖的是,這三具屍體在一天內,就變成了幹屍,其體表的皮膚迅速變幹、坍陷,好像被快速風幹一樣,看上去極度恐怖,這三位地質學家到底中了什麼毒,為何會死的如此慘?

很快,三個地質學家的屍體,被送到了當時蘇聯最高的研究機構,並且請了當時蘇聯國內一流的醫學專家、對其死亡原因進行研究,讓這些醫學專家感到震驚的是,在三具死屍的體內,他們發現了極少量礦石的粉末,這些礦石粉末有極強的吸水性,難道那三位地質學家的慘死就是因為吸入了這些粉末嗎?但如果這種粉末僅僅有吸水性的話,那麼三個人的內部器官也就不會完全消失,而隻會脫水、縮小而已。

後來,在一些微生物學家的幫助下,這些醫學專家用了更高倍數的顯微鏡,才吃驚的發現,在這些礦石的粉末上,竟然寄生著一種極小的昆蟲,而正是這些看似極小、但數量眾多的微型昆蟲,才是蠶食、分解人體組織,尤其是體內的軟組織的凶手。

這個看似好像是吸入毒物致死的案例,卻震驚了蘇聯當時的微生物學界,因為還從未在地球上發現過如此微小的昆蟲,並且這種昆蟲的結構極為特殊,而它們的唾液,對人體組織有極強的腐蝕性。

而當專家們再分析那些所謂的 ‘礦物粉末’的成分時,卻發現那種 ‘礦石’結構非常特殊,在自然界還沒發現過,於是,有的專家猜測,那種 ‘礦石粉末’,其實是微型昆蟲的分泌物形成的。

但這件事被當成了蘇聯的最高機密,因為蘇聯有關方麵想用這種極小的昆蟲,製造一種殺傷力非凡的生物性武器,因此,這件事直到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十多年後,才被披露出來。剛才王教授說的那個故事,尤其是那個謀士被在烏雲裏慘死的場景,讓我忽然想到了這件事,我覺得這兩件事好像有聯係。”

王教授皺了皺眉頭,思索了一下說:“大軍兄的意思是說,那種烏雲也是這種微型昆蟲和礦石粉末的混合物?”

張大軍連連點點頭,我這才對張大軍要表達的意思恍然大悟。

那種烏雲是礦物粉末的和一種微型昆蟲的混合物?對這種猜測,我還是很難想象。不光是我,胡夢、秦晴和王同也都一臉的茫然,張大軍看了看我們,微微一笑說:“對,這其實並不好理解,不過到可以做個類比,這種微型昆蟲和礦物粉末之間的關係,就像是珊瑚礁和珊瑚蟲——珊瑚蟲的分泌物、並混合其他物質,形成了珊瑚礁。珊瑚礁是一種無生命的礦物質,但珊瑚礁上卻生活著珊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