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深入調查的過程中,各種線索不但繁雜,而且稍縱即逝,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隻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捕捉到它們,雖然已近中午時分,但我們卻沒時間吃午飯了。大家離開喧鬧的飯館,悄悄從院子的後門出來,然後直奔後山的那個石縫。
雖然我們已經去過幾次了,但和蒙老頭、小李一起,還是第一次。今天的天氣特別好,萬裏無雲,陽光和煦,天又高又藍,連一絲風都沒有,周圍的大山、森林,清澈透亮,如一副美輪美奐的攝影作品,這也緩解了我內心的緊張不安。
讓我們感到有點意外的是,當來到那個石縫處時,鄭旭沒有直接去看那個裂縫,而是走到旁邊的那塊巨石前,趴在地上往巨石下麵看去。“看,那幾株綠色的晶體不見了。”
聽她這麼一說,我們也都趕緊趴下觀察巨石的下麵,那幾株像草一樣的晶體果然沒有了!
對我們來說,那是太令人不可思議的晶體了!但為什麼鄭旭一到這裏,就找那幾株綠色的晶體呢?我還以為她要再次進入裂縫中探索一番。
正當我感到有些詫異的時候,就見鄭旭忽然轉頭對我們說:“王同,小明,能不能辛苦你們一下,去弄些那種泥燕叼上的土來?”,我和王同一臉困惑地對視了一眼,不知道鄭旭要那些土做什麼。
蒙老頭和小李聽了鄭旭的這個要求後,也有點吃驚,鄭旭剛要交代一些細節,旁邊的蒙老頭忽然說:“其實那種泥燕銜出來的土不光在那個石井附近有,在那個大樹下也有一堆”,說著往不遠處的一棵大樹指了指,大家連忙走過去看了看了一下,果然,在那個大樹後麵有一堆紅色的土,雖然遠沒有石井旁邊的那堆大,但應該也夠鄭旭用的了。
“不知為什麼,這幾個月都沒看到那種燕子了,以前還經常能看到它們飛來飛去的”,蒙老頭隨便說了這麼一句,王教授和鄭旭好像都被這句話觸動了,“難怪我們去那個石井時,沒看見那種泥燕”,王教授輕聲說了句,好像在回應蒙老頭。不過上次聽鄭旭說,這種泥土是一種生物催化劑,被稱為“胚胎粉”,並且這種泥土之所以變紅,很可能是因為這裏特有的“全息蟲子”、鑽進了這種土壤裏,所以我有些遲疑,是否用手直接碰那些土。
張大軍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從口袋裏帶出副橡膠手套遞給我說:“這是防毒手套,不但可以隔絕有毒物質,還可以防止病毒級微生物感染”,還沒等我反應過來,鄭旭已經接過去戴在手上,並馬上開始往塑料袋子裝土,這讓我有點臉紅——鄭旭雖然是女的,但麵對任何危險,總是身先士卒,很讓我們這些大男人汗顏。
她隻抓了幾把,然後平靜地說了聲:“這些就足夠了,咱們要尋找那幾個日本人的行蹤,也許就靠這幾把土了。”說完,她轉身往石縫那邊走去,我越聽越糊塗,不知道這些土和日本人之間有什麼聯係。
當鄭旭拿著那些土走都石縫前時,我以為她會把那些土塞進石縫裏,但她接下來的舉動,卻讓我感到非常怪異——隻見她抓起一把土,背對著我們,高高的舉過頭頂,然後好像雕塑一樣,一動不動,好像在舉行一個儀式似的。
我們所有的人吃驚地看著她的背影,完全不知道她這是要幹什麼,但又不敢冒然去問,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大概一分鍾左右,隻見她一揚手,把那把土撒向空中,說來也怪,要是一般土往空中撒的話,那土大部分應該會落到地上,但鄭旭撒出去的土,瞬間就消失了,好像噴出去的霧氣一樣,迅速被蒸發掉,絲毫看不到落下來的塵埃!
我們頓時全都目瞪口呆!
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他又撒出了第二把土,然後接著第三把,第四把……直到把塑料袋裏的土全部撒完,而且每一把都一樣——一撒出手,那土就瞬間消失,我覺得鄭旭簡直像在變魔術一樣。
但就在這時,我忽然聽到一種特別的聲音,那聲音好像是風聲,但看看周圍,發現現在根本沒什麼風,就在我詫異的時候,猛地聽王同忽然驚叫一聲:“看,一團紅雲彩!”。
我連忙抬頭往上看,就在我們頭頂上方三四米高的地方,果然有一團紅色的霧氣,那種霧氣上下湧動著,真的很像一團紅色的雲彩,那種風一樣的聲音,應該就是這團紅色的雲霧發出來的。
“大家往後退”,鄭旭仍然很鎮定地說,仿佛這一切都在她意料之中似的,我們趕忙往後退了幾米,就在這時,那團紅色的雲霧,忽然猛地下降,一下子鑽進了石縫裏了。此時我才意識到,那團紅的的雲霧,應該是一團紅色的飛蟲,而當那團紅色的蟲子全部飛進石縫後,那種風一般的聲音也隨之消失,周圍又恢複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