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最詭異的滅門案(1 / 2)

鄭旭分析了為什麼查不到裴忠的原因,但我們還有一個最關心的問題——她為什麼用石頭敲地呢?當我們問到這個問題時,鄭旭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我倆一句:“你們覺得出租車司機說的滅門慘案是真的嗎?”

王同和我吃了一驚,我們這才忽然意識到,如果真有這種滅門慘案的話,以鄭旭的身份,她應該比我們任何人都了解。

“嗯,這種凶殺案應該有,不過我覺得那個出租車司機說的,肯定有很多誇大的成分,民間的傳聞都是這樣,添油加醋的,有極大的水分,他說死了有八九個人,但我覺得實際情況肯定沒死那麼多。”

王同聽我這麼一說,也連連點頭,看來他完全同意我的觀點。

可沒想到的是,鄭旭卻搖了搖頭說:“當我們判斷事物時,往往用已有的經驗去推測,這樣有時候是對的,但很多時候,也會讓人誤入歧途。發生這個案件時,我剛從美國回來,在一所警察大學教學,還沒到省裏參加一線的偵破工作,但關於這個案件的內部調查卷宗,我後來卻詳細研究過,還當麵和好幾個當時參加案件偵破的專家談過。

因此,我對這個案件的諸多細節,還是比較了解的。

其實,在這個案件中,真正死亡的人數是十二個,其中還有一個懷孕八個月的孕婦,因此,也可以說受害者是十三個,所以,就死亡人數而言,那位出租車司機非但沒誇大,還說少了,導致這種誤傳的,可能與對案件的保密性有關,這是一起極少見惡性案件,也是一起異常詭異的案件。

另外,這個案件並非沒破,而應該算是破了案的……”。

“什麼?破了案了?那為何沒向社會公布呢?如此惡劣的案件,如果讓人們覺得沒破案的話,無論是對政府的、還是公安部門的唯心,都是一個重大的傷害,破了案還不公布?這是有病吧!”

不知為什麼,了解到鄭旭說得這種情況時,我情緒不禁有點激動,對這種做法完全不理解。

鄭旭則很耐心地聽我說完,才依舊聲音平靜地解釋說:“之所以沒有公布案情和偵破情況,是因為其中另有隱情,真實的案件,其實比那個出租車司機說的還要凶殘和怪異——當被發現時,受害人的屍體已經發生了嚴重的自溶現象,尤其是五官和頭骨,都變成軟塌塌的,麵目全非,死者的模樣根本無法看出來。

在破案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確認受害者的身份,如果受害者身份確定不了的話,偵破起來,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而確定人身份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通過受害者的麵容。

如果不了解案件詳情的人,一定會想當然的這樣認為——被愛者又不是死在在野外,而是死在家中,隻要看看那是誰的家,受害者身份不就輕易確定了嗎?

可詭異的是,死者並不是房子的主人一家,因為房子的主人一家五口,正好去國外遊玩去了,也就是說,那是十二個不明來曆的人,忽然死在了他們的家裏。

當房子主人一家旅遊歸來,推開院門時,就發現了十二具好像已經 ‘融化’了的屍體,也就是說,每個別害人的屍體,都發生了嚴重的自溶,隻有大概的輪廓還在,好像融化了的冰塊一樣,這十二具屍體,從院內到房間裏,雜亂的分布著。

其中,隻有一個孕婦的屍體,自溶程度最輕。

其實,人在死後,屍體都會發生某種程度的自溶——因為人的胃部、還有腸道內,都有消化液,一旦人類死亡,這些消化液就會溶解內髒器官,但這種自溶,隻是輕微的,絕不至於會如此嚴重,更不會溶解到頭部。

而法醫在做檢查時,發現讓屍體發生溶解的,並不是化工用的強酸類——比如硫酸、鹽酸等——而就是人體內的消化液,並且這種這種人體的溶解,是從內部開始的,另外,當那些屍體發生嚴重的自溶後,竟然沒發出任何腐臭味,反而是一種特殊的香氣,雖然那是夏天,甚至都沒招來蒼蠅,光是這點就讓人不可思議;當時國內一流的法醫專家,甚至是醫學專家,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最詭異的還不是這些,當時,公安部門對那個區域的人口做了調查,確定這十二名死者,並不是那個區域的居民,因此,辦案人員還調取了周圍所有的攝像頭,走訪了幾千人,都沒發現有有外人進入那個區域的記錄,他們也詳細的檢查了院子的院牆、大門,仍沒有找到任何攀爬、或者破壞的痕跡,這十二個人好像憑空出現的一樣。

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屋裏沙發上的一個死者,還留了一封所謂的遺書,那封遺書就在沙發旁邊的茶幾上,遺書上說,他是這十二個人的領頭者,是他用一種奇異的方法,把那十一個人、最後包括他自己,都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