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最惡心的食物(1 / 2)

“你的這個方案,又是怎麼和周老先生扯上關係的呢?”王同追問了一句。

我們也都很好奇,這隻繼承了劉邦記憶的古猿,怎麼主動找周凱之呢?古猿聽完王同的的問題後,微微點了點頭,用它那有點嘶啞地聲音,接著講下去:“從那個陵墓中逃出來後,我就鑽進了山林中,開始獨立的生活了,當我繼承了劉邦的記憶和思想後,我發現我思考的方式,也與之前有了根本的不同。

比如,我綜合分析的能力大大加強了,而之前的思維,都是狹窄而線性的,而繼承了人類的記憶和思維後,我會綜合分析古猿的思維方式,總結出它們思維的特點,然後推測當它們發現我失蹤後,會采取什麼措施。

這就是所謂的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吧,對人類來說,這樣的思維方式好像稀鬆平常,並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對於古猿來說,它們卻幾乎沒有這種思維方式。

根據古猿的思維方式,它們發現我失蹤後,會去它們經常出沒的地方找,比如,它們會去我曾經生活過的村莊,然後,再去一些我們共同活動的區域,而它們不太會去一些它們沒去過的地方尋找我。

這對人類來說,這樣做好像很傻,但古猿卻會這樣做的。它們的活動區域,都是至少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逐漸形成的,而一般的古猿,絕不會去新的區域活動的。

對人類來說,去一個從沒去過的地方,任何人都能輕易做到,不會覺得有什麼困難的,但對於古猿來說,可是天大的事。

在古猿中,隻有具有 ‘雄才大略’的智者,才有可能開辟新的區域,而絕大多數古猿,隻在既定的區域內生存,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對改變後的我來說,要從古猿的群體裏逃離,實在是太簡單了。

可難的是,我如何進入人類社會呢?或者如何最終變成人呢?

所以,在離開古猿的群體之前,我開始深入觀察我生活過的地方——因為隻有充分了解古猿的身份和特質,才能真正了解任何古猿的真正差異。而自從繼承了人類的思維和智慧後,我覺得我好像如開了 ‘天眼’一樣,能發現很多之前發現不了的東西。

比如,我忽然覺得,我們生活的那個地方很奇怪——我們生活的地方,在地下的一個非常大的深洞內,那裏沒有一絲光線,對人類來說,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什麼也看不到,但我們這些古猿,卻能不借助於任何光線, ‘看’清洞內的一切。

至於是怎麼看到的,我在繼承劉邦的記憶前,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算是習而不察,但在繼承了劉邦的記憶後,我這才發現,我們古猿在漆黑的洞內之所以能 ‘看’到東西,其實不是看到,而是感覺到的。

因為我們的感受能力,和人有極大的不同,人能感受到物體,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而我們古猿除了這些外,還有一種神奇的感受力——即使不看、不聽、不去用鼻子聞,也不用身體觸碰,但我們仍能迅速感知到周圍的環境和物體,這可能是我們特有的一種能力。

比如,在沒有任何光線的環境裏,我們能感受到地上有根針,並且能準確地把針撿起來,這有點像是人類說的第六感。在古猿的意識裏,從沒有 ‘因為黑暗,而看不見東西’的概念,因為我們 ‘看到’東西,其實不需要光線。

視覺、觸覺和聽覺,對於我們古猿來說,在觀察和感知周圍環境方麵,反而是比較低效的。因此,我們在黑暗的環境中,反而比在明亮的光線下更舒服,感覺也更靈敏些。

我沒有繼承劉邦的記憶和思維前,從沒覺得我們古猿的這種能力有多了不起,但在繼承了劉邦的記憶和思維後,我忽然意識到這種能力實在是太神奇了

因此,在我們生活的地方,是一點光線都沒有的,雖然我繼承了人類的思維和記憶後,我作為古猿的、那種神奇的感受力並沒受影響,但我變得更喜歡待在明亮的地方了,雖然在黑暗中,我依然像其他古猿一樣,可以敏銳地感受到周圍的一切,我卻忽然覺得壓抑和難受了。

除了這種心理感受的變化外,我還注意到了我們飼養的一種動物。

那種動物的形狀很怪——它們長著一個蜥蜴頭部,但身體卻和人的很類似,樣子和從巨石裏出來的那個怪物完全相同,隻是它們隻有十多厘米高,看起來就像是那個怪物的縮小版。

那種動物非常奇怪。

它們從小到大,都在黑暗中生活,從沒鑽到外麵過,因此,它們從沒見過光線,如果一暴露在亮光裏,它們的身體就像被燒傷似的,會痛苦無比的慘叫,並且劇烈掙紮著,最後會幹癟成拳頭大小的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