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身陷囹圄(1 / 2)

施方馬上去看了那個已經被供起來的化石,通過和兩位同事的仔細檢查後,馬上斷定那確實是化石,而非什麼石頭雕像,他們立即把這一發現上報,而上級也非常重視,立即派專人,協同各個部門的力量,把這個化石運走了。

因為這個發現,施方還立了一等功。

化石的研究價值當然很大,但活體的研究價值就更加不可估量了,在之後的一兩年內,施方也組織了幾次搜索,尋找那個怪物,但都是一無所獲。

他慢慢意識到,這種大規模搜索的方式,很難找到那種怪物,因為人一多動靜就大,很容易打草驚蛇,早就把那個怪物嚇跑了。意識到這點後,施方就帶領幾名助手,進行小規模的搜索,但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想找那種怪物,真如大海撈針。

一開始時,那幾個助手還幹勁十足,但過了一兩年後,卻還是一無所獲,他們也就完全沒了幹勁,都申請去了別的項目,不想來這裏再搜索什麼怪物了。但這幾年的時間內,施方還是在森林的外圍搜索,從未到過森林的更深處。

之所以一直在森林的外圍部分搜索,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那個怪物夜裏出現在鎮子中,所以人們都猜測那個怪物生活的地點,應該就在離小鎮不遠的森林邊緣部分,不可能太靠裏,而那裏森林至少方圓幾百公裏,那個怪物不可能是從幾百公裏外的地方,爬到那個小鎮的。

不往森林深處搜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片森林是 “原始深林”,森林的深處,可能從未有人類去過,環境艱苦而又凶險,沒人敢冒然進去。但施方卻有著狂熱的研究激情,而且意誌無比堅強,他年過四十,卻仍孑然一身,沒結婚生子,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中,他為了自己的研究,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

因此,當無人再願意來這裏尋找那種怪物後,卻反而更加激發了他要找到那種怪物的決心。他決定單獨行動,而且他也轉變思路,不再在森林的外圍尋找,而是直抵森林的核心部分。

而正是在這個森林的更深處,施方有了一係列最匪夷所思的發現。

施方知道,為了能深入森林的最深處,他必須學會在森林裏生存的技能,比如,如何在森林中獲取食物,如何躲避野獸攻擊,如何辨別方向等。以前在森林外圍搜索時,他已經掌握了一些森林中生存的技能,又經過向當地老獵人的學習,他很快就成了在森林中生存的高手。

經過二十多天在森林中連續不斷地艱苦跋涉,他終於進入了森林中深處。而在某天午夜的一個經曆,讓施方第一次感到這個森林不尋常。

那已經是深秋時節,在夜間森林裏已經是寒氣逼人了。

所以,為了避寒,他特意找了個山洞睡。說是山洞,其實就是山壁上的一個凹槽,大概隻有三四米深,人躲在裏麵,勉強能避些風寒。

施方帶著塊獸皮,那張獸皮經過特殊處理,不但防潮,而且保暖,因此,他把獸皮鋪在山洞裏,然後在洞口布上了 “防獸器”,一旦有野獸靠近,“防獸器”就會發出尖利的報警聲,不但可以把野獸嚇走,還可以對洞內的人發出警告,對在叢林和山脈中探險的人來說,非常有用。

那東西是從德國進口的,在當時絕對屬於世界高科技,而且可以手搖充電。

這一切都布置好後,施方才放心地鑽進洞內,整整一天的跋涉,讓施方感到筋疲力盡,躺在獸皮上很快睡著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然,施方被一陣聲音驚醒——因為這畢竟是在森林深處,連最資深的獵人,都沒到過森林中如此核心的區域,所以施方的精神始終處於極其警惕的狀態,即使睡覺也一樣,有一點聲音,他就會猛地驚醒。

在野外生存時,警惕性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存亡。而警惕性,也是在森林中生存下來的核心技能之一,長期在森林中生活的經曆,也讓施方的警惕性極高。

施方醒來後,連忙傾耳細聽,想分辨出那種聲音到底是什麼——好像是人的說笑聲,而且聽起來離得的不遠。施方先是興奮了一下,因為他沒想到這裏居然還有其他人。

他連續在森林中穿行了二三十天,不光沒遇到人,連人類留下的痕跡都沒看到,他甚至覺得,如果能看到人留下的窩棚,或者人丟下的任何東西,他都會感到欣慰和親切,他甚至想過,即使看到人的屍骨,也不會感到恐懼,因為證明這地方還是曾經有人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