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方聽完年輕獵人的話後,並沒灰心喪氣,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平時看上去沉靜寡言,但意誌卻超乎常人的堅定。在之後的十多天裏,施方注意觀察著他們的生活環境,反複思索著該如何逃脫。
施方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因為覺得自己畢竟是高級知識分子,博覽群書,思維更開闊些,還有那麼多年的森林中考察的實際經驗,雖然那個年輕獵人沒找到逃脫之法,但他未必就找不到。
自從那個年輕獵人把繩子拴在施方的腰上後,施方便有了安全感,不再那麼提心吊膽了。而樹上的生活,遠比他想象的要舒適,晚上,涼風習習,溫度宜人,不冷不熱的,而且不知道是因為樹高,還是因為那種樹特殊的香氣有驅蟲功能,反正躺在樹枝上睡時,竟然沒有一個蚊蟲叮咬。
也許是白天精神上受到的刺激太大,也許是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沒好好睡過覺,所以在當天的夜裏,施方在樹枝上竟然睡得很香甜,也很舒適。
但正如那個年輕獵人說的那樣,飯每天隻送一次,甚至兩天送一次,所以有時候會感到有點餓,可幸好每次送的飯量並不算少,而且都是一些煮熟的肉塊,每天一頓飯,或者兩天一頓飯,習慣了之後,便不覺得怎麼餓了。
並且施方的恐高症,也緩解了很多,漸漸地,他敢把頭湊到木板的邊緣、觀察下麵的地麵了。他不知道這是因為自己的腰上綁了繩子,還是習慣了這個高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不過排泄倒是有點麻煩,小便還好說,但大便的話,就不太好處理了,那個年輕獵人的方法是,先用樹上的葉子鋪在木板上,再把大便拉在葉子上,然最後把葉子和糞便一起往樹下扔。
雖然施方覺得這種方法有點惡心,但除此之外,倒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不過幸好那個樹上的葉子夠大夠厚,不會被屎漏在木板上。
更讓施方感到欣慰的是,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除了送飯的那個侏儒出現外,平時隻有他和年輕獵人兩人,旁邊並沒有人監視他們,這讓施方感到輕鬆很多。
除了睡覺外,施方無時無刻不再思索著該如何逃離這裏。
但一直過了二十多天,施方還是沒想出逃跑的辦法,一開始,那個年輕獵人還多少對施方抱有希望——他希望施方比他聰明,能想出逃脫之法,但過了二十多天後,見施方也是毫無所獲,他對施方也就灰心了,但施方自己卻沒放棄。
一個偶然的機會,施方忽然有了一個意外收獲,而正是這個意外收獲,讓他忽然看到了逃脫的希望。
那是一個黃昏時分,施方正趴在木板的邊緣,往下看著遙遠的地麵,腦子裏仍在想著從樹上逃走的辦法。
忽然,一隻體型巨大的鷹從下麵掠過,而且那隻鷹的爪子上好像還抓著一隻獵物,施方吃了一驚,因為他還從沒見過如此大的鷹!等那隻鷹飛的再近一點後,施方看清了鷹爪上的獵物時,不禁大吃一驚,鷹爪子上的竟然是一隻鹿!
施方連忙喊年輕獵人看,而那個年輕獵人隻是不以為意的瞟了一眼說:“嗯,這種鷹你可能沒見過吧,但對於我們打獵的人來說,很稀鬆平常了,這種鷹比一般的鷹大好幾倍,我們都叫它 ‘巨嘴鷹’,之所以這麼稱呼它,就是因為這種鷹的嘴也很大,而且專門獵殺鹿、狼等大型的動物,這種鷹的捕獵方式,也和一般的鷹不同。
一般的鷹是不停地在空中盤旋、巡視,看到獵物後會盤旋而下,迅速把獵物抓起來,但這種鷹捕食時,會偷偷地躲在石頭後麵或樹枝上,看到獵物出現時,會猛地撲上去,不太像是鳥類的捕食方式,而更像是猛獸的。
這種鷹抓到獵物後,會飛起來在空中盤旋很久,我過去一直不理解鷹為什麼要這麼做,既然抓到獵物了,何不馬上把獵物摔死、或者直接用利爪把獵物摔死,而非要在空中飛這麼久呢?
一位老獵人告訴我,鷹之所以這麼做,是別有深意的——因為抓著獵物在高空中盤旋時,那些獵物會產生極度的恐懼,所以獵物心髒的血液會流動的更快,也能更多的流到身上其他的部位,這樣的獵物吃起來,對鷹來說,會更加的美味。”
施方邊聽邊點頭,但什麼也不說,隻是默默地看著那隻鷹。
從那之後,施方好像對那種鷹很感興趣,一有機會,就會觀察它們,而且還整天模仿那種鷹的叫聲。
那個年輕獵人覺得施方是用這種方式在排遣寂寞和痛苦,所以,看到施方著了魔似的整天學鷹叫,並不斷地問一些鷹的問題,那個年輕獵人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對於每個問題,年輕獵人都很有耐心地回答。